#腦中風

遠距醫療突破時空限制 《後疫情時代》展醫療創新實力!

遠距醫療突破時空限制 《後疫情時代》展醫療創新實力!#腦中風

COVID-19自爆發以來,至今已有6億多人染疫,超過658萬人喪失生命,從起初的封鎖政策到如今與病毒共存,衝擊並翻轉國人的生活型態與就醫模式,也加速了醫療產業的發展,全球遠距醫療使用率成長近40倍,而在台灣註冊視訊門診平台的人數也突破百萬人!Discovery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攜手推出《後疫情時代》節目,記錄台灣在疫情兩年多來的轉變,看見台灣人如何在病毒威脅之下,於各領域結合技術創新並突破,為社會創造更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更讓「台灣醫療」走上國際舞台。《後疫情時代》將於11月21日星期一晚上9點於Discovery頻道台灣首播,並陸續於東南亞及日本播出。 就醫習慣改變  全球遠距醫療使用率成長近40倍 遠端聯合會診即時監控 到院速入手術室  把握中風患者黃金救治時間 據智庫2022發布之最新數據,疫情影響下,全球遠距需求大幅增加,遠距醫療使用率成長近40倍,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表示,疫情將遠距醫療的使用從偏鄉擴展到每個角落,國人已逐漸習慣遠距醫療,就醫模式儼然改變,在台灣註冊視訊門診平台的人數更已突破百萬,數位科技進一步突破地理限制,讓醫療服務不再因距離而有藩籬。 台灣遠距醫療技術的發展有目共睹,現階段已可完成台灣跨地、甚至跨國的手術支援,遠距醫療不僅串起醫療資源,更串起非一線城市民眾對於尋求醫療資源的信心。陳適安院長分享,先前有位患者因腦中風發作至台中榮總南投埔里分院緊急就醫,院方評估後建議轉至台中榮總總院進行手術,透過即時線上視訊會診與智慧眼鏡傳輸醫療影像,即時掌握患者狀況進行指導,讓患者一抵達急診就能立即進入手術房救治,以快速有效率的方式完成救治工作,成功拯救患者生命。儘管COVID-19帶來了許多改變,但這場疫情也讓台灣醫療團隊的技術與努力被更多人看見,為醫療照護產業提供了加速創新的大好機會。 以網路取代馬路  5G加速台灣智慧醫療發展 跨縣市連線、跨國遠距手術  「醫療無國界」時代來臨 台灣數位轉型與醫療照護服務模式的融合持續升級,以穩定的5G網路改善長途就醫的不便,5G特有的大頻寬、低延遲、大聯結特點,能有效解決過去因頻寬不足、反應延遲所產生的問診品質不佳困擾,醫師可遠距進行生理影像的判讀、與患者即時互動,甚至可以達成跨科會診,成就醫療零距離的時代。陳適安院長更提及,邁入5G時代對數位科技與醫療的結合有很好的幫助,透過更進步的通訊設備執行醫療任務,不僅台灣本地的跨地會診,先前也完成了各類手術的遠程指導,為遠距醫療開啟無限可能,往未來實現「醫療無國界」的理想更邁進一步。 陳適安院長補充分享,上週成功完成一起遠距案例,患者先前曾於嘉義進行過兩次心律不整電燒手術,治療後仍復發,進行第三次手術時透過遠距於台中進行指導,精準地掌握患者狀況即時協助手術進行,讓手術順利完成。 醫療創新軟硬實力兼施  扭轉醫療新思維 除了遠距醫療外,台灣針對清消設備升級也並未懈怠,《後疫情時代》節目中記錄了疫情下消毒及模組化病房的加速創新,如台達電發展出「能與人共存」的特殊抑菌光,222nm波長紫外線可有效抑制細菌、真菌以及病毒,照射後可抑制COVID-19病毒,更有期刊指出該波長紫外線在COVID-19專責病房中已有臨床清消效果支持,並可應用在各類大型公共場所、醫院、診所、電梯、居家等地。 另疫情醫療量能緊繃之際,由小智研發 (MINIWIZ) 首創的模組化負壓病房套件,協助因應瞬息變化的疫情需求,採用回收材料循環再利用,可以在 24小時內靈活組裝完成,對疫情進入社區傳播的台灣,這項模組化病房正好派上用場,重新定義病房應用,更可推廣到全球。整體醫療產業結合科技突破,在困境下發揮越挫越勇的台灣精神,更讓世界因此看見台灣堅強的實力和不服輸的韌性。 《後疫情時代》台灣醫療躍上國際   長達兩年的疫情改變了生活型態,也影響了各產業,各國採取不同措施杜絕病毒的擴散,至今世界已與這頑強的病毒共存了超過兩年之久。《後疫情時代》節目中真實展現智慧醫療實際運用場合,進一步提升台灣在數位健康科技的角色,讓觀眾更加感同身受身處後疫情時代,面對的思維改變與實際挑戰,讓「遠距」成為新生活中更方便有效、不受限的「快捷鍵」!除醫療領域之外,《後疫情時代》紀錄台灣在消費行為、教育革新、建築構想四個領域的創新故事,而這些創新科技又如何影響人類的現在與未來。節目將於11月2日星期一晚上9點於Discovery頻道隆重獻映,並陸續於東南亞及日本播送供各地觀眾收看。

中風恐因氣血失調!中醫調理「針灸3穴位」活血補氣防二次中風

中風恐因氣血失調!中醫調理「針灸3穴位」活血補氣防二次中風#腦中風

60歲黃先生中風後便謹慎控制血壓,也按時服用降血壓藥物,將收縮壓控制在約140毫米汞柱,舒張壓約90毫米汞柱,但近幾個月收縮壓上升至150毫米汞柱,為求血壓不再上升、維持穩定避免二次中風,同時期盼能改善中風後受傷的語言功能與肢體活動,因此到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門診求助治療。

婦突失憶狂問「今天幾號?」恐大腦病變!醫示警「5類人」高風險

婦突失憶狂問「今天幾號?」恐大腦病變!醫示警「5類人」高風險#腦中風

69歲郭女士某日與友人聚餐,突然重複數10次「今天是幾號?我為什麼會在這邊?」,經診斷為暫時性失憶症,合併大腦皮質萎縮及陳舊性腦缺氧病變,開始服用藥物再搭配4週共20次的高壓氧治療,才逐漸好轉。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醫師牛柯琪提醒三高患者、有腦中風及巴金森氏症家族史的人,必須特別留意腦病變。

中風後肌肉「縮起來」張不開!肉毒桿菌讓他手臂手指不捲不痛了

中風後肌肉「縮起來」張不開!肉毒桿菌讓他手臂手指不捲不痛了#腦中風

50多歲陳先生,由於中風,導致右側癱瘓無法行走,生活起居也都需仰賴他人照顧,為能夠儘快恢復日常生活,十分積極復健,從一開始只能勉強在床上抬起手腳,半年多後已進步到可以拿拐杖行走了。然而,右側肌肉因中風後張力過強,導致其右側前臂無法伸直,5隻手指也一直緊握而無法張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