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

做重訓竟導致疝氣?年輕病例激增,醫:微創技術助快速回復生活常態

做重訓竟導致疝氣?年輕病例激增,醫:微創技術助快速回復生活常態#疝氣

以往疝氣多半出現在嬰幼兒與中老年人,近來臨床卻發現有年輕的健身族群因負重導致疝氣的個案,甚至也有女性患者確診。台灣疝氣領域專家、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暨消化系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徐國峯醫師指出,近期門診就有一名35歲上班族,長期進行重訓,近2、3個月發現腹股溝隆起,甚至膨至睾丸部位;白天站立時突起愈加明顯,平躺後雖能以手推回,但始終反覆出現,隨著不適感逐漸明顯讓他憂心不已,就醫後,確認是負重過度造成的疝氣問題。 這名患者與醫師與討論治療方式後,選擇以達文西微創手術進行修補。由於手術傷口小、恢復期短,術後隔天即可下床活動,回診時表示幾乎沒有明顯疼痛感,後續僅需依醫囑避免短期內搬重物即可。 一旦腸子陷入疝氣囊內恐缺血壞死 另一名50歲女性則因右側腹股溝持續鼓起並伴隨疼痛,起初懷疑為婦科問題,經檢查排除後轉介到外科。徐國峯醫師說明,門診立即以超音波檢查,確診為股疝氣,與患者討論後,同樣也準備以達文西手術進行治療。徐國峯醫師強調,由於女性疝氣位置較隱匿、卡住風險更高,因此也建議有症狀就應盡快評估治療。 徐國峯醫師說明,疝氣的族群以往以嬰幼兒或中老年人居多,嬰幼兒多為先天性,中老年則因腹壁老化,加上慢性咳嗽、便祕、攝護腺肥大用力排尿等導致腹壓長期升高導致;但近年明顯發生新的族群就是健身男性,重訓負重過大是主因。 徐國峯醫師表示,在大眾印象中,疝氣多半等同於「鼠蹊部鼓起的一包」,疝氣最典型表現是腹股溝一側或兩側隆起,站久變大、躺平可推回,也就是常見的腹股溝疝氣.通常會請患者站立、咳嗽用力時觸診檢視,再以超音波就能確認。徐國峯醫師指出,疝氣並非小事,最需要警覺的是「卡住」的問題,一旦腸子陷入疝氣囊內缺血壞死,甚至會導致腹膜炎危及性命,因此一旦發現不適,應儘早安排治療。 圖/徐國峯醫師與團隊在10月達成200例達文西手術 微創手術+人工網膜,一個月就能運動 徐國峯醫師說明,在疝氣的治療方式上,過去手術是以傳統開放式修補為主,需從皮膚切開、逐層進入修補破洞,因傷口較大、疼痛度高,恢復正常生活往往需3個月。近年來,微創手術逐漸成為主流,透過腹腔鏡或達文西系統,只需幾個小切口即可完成修補,病人多能在術後1~2天返家,恢復速度快,健身者大約1個月就能回到生活常軌。 此外,除上述說明常見的腹股溝疝氣,另外若是先前有其他腹部手術,原本組織曾被破壞,則更容易引發切口性疝氣.切口性疝氣因缺損更大,修補難度高.隨著科技進步,達文西機器手臂逐漸成為切口性疝氣修補的重要利器,讓醫師能在狹窄困難的空間,將人工網膜放置於理想位置,以降低腸道損傷風險。 搭配人工網膜修補也是降低復發率的關鍵。徐國峯醫師強調,人工網膜能提供堅固支撐,取代早期僅靠縫合的做法,將復發率大幅降低;在有經驗的醫師團隊操作下,復發風險甚至能控制在1%以下。不過,他也提醒,若患者本身有慢性咳嗽、便祕或攝護腺肥大等問題,術後若未改善生活習慣,仍可能造成腹壓增加,導致再次復發。 徐國峯醫師指出,在手術方式上,達文西系統相較於傳統腹腔鏡,具備幾個優勢:像是視野放大更具立體感、器械有關節可更靈活操控,以及鏡頭與手臂的穩定度高等,這些條件讓手術過程更精細,特別是在複雜型、復發型或巨大型疝氣的處理上,更能發揮效果。他也提到,自2024年9月起健保也開始給付疝氣的達文西手術部分費用,讓患者接受度逐步提升,使更多病人能享受到微創技術帶來的好處。 徐國峯醫師強調,疝氣無法靠吃藥或束腹帶自行癒合,若不處理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一旦發現腹股溝有不正常鼓起、不適甚至疼痛,應及早就醫並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選擇人工網膜搭配最新的微創手術,不僅能有效降低復發率,也能縮短恢復時間、減少術後疼痛。更重要的是,及早就醫與治療才能避免疝氣惡化導致腸道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圖/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暨消化系微創手術中心主任 徐國峯醫師

吃一點就飽以為小鳥胃⋯竟是肚子漏氣!醫揭「橫膈膜裂孔疝氣」4類型

吃一點就飽以為小鳥胃⋯竟是肚子漏氣!醫揭「橫膈膜裂孔疝氣」4類型#疝氣

53歲林女士,多年來進食只要吃一點就有飽足感,稍微吃多則會出現胸口悶痛及灼熱感,一直以為自己是小鳥胃。最近因左胸疼痛至奇美醫院就診,檢查發現為橫膈膜裂孔疝氣導致,胃已經移至胸腔並產生扭轉,並壓迫心臟後方,甚至擠壓到左側肺臟,影響肺活量。所幸及時安排手術,將胃和腹腔組織復位修補疝氣,並進行抗逆流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嘔吐、腹痛⋯只是腸胃炎?醫檢查驚「1急症」作亂:再拖差點沒命

嘔吐、腹痛⋯只是腸胃炎?醫檢查驚「1急症」作亂:再拖差點沒命#疝氣

農曆春節將至,又適逢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節,民眾常常因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等症狀,而到急、門診掛號求助,雖然不是致命疾病,但症狀也能讓患者不舒服好幾日,甚至需要點滴針劑治療。不過醫師提醒,除了腸胃炎會引發上述症狀,也要小心可能是危險急症的表現徵狀,例如「疝氣合併腸阻塞」就是其一。

妙齡女「下面一大包」竟是它作怪!泌尿科醫揭「2類」女性易發作

妙齡女「下面一大包」竟是它作怪!泌尿科醫揭「2類」女性易發作#疝氣

20歲林小姐,近幾個禮拜發現右腹股溝有凸出物,偶爾會隱隱作痛,但躺下來時就會消失,站太久或用力的時候又很明顯。由於問題反覆,造成生活上的不適,更擔心是否長了腫瘤,因此到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門診就醫。經醫院初步理學檢查發現,右腹股溝疑似有一顆小雞蛋從體內往外凸,躺下去即消失的情形,經過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腹股溝疝氣」。

疝氣會致命!腹劇痛竟「腸子推不回去」醫:再拖恐壞死

疝氣會致命!腹劇痛竟「腸子推不回去」醫:再拖恐壞死#疝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疝氣造成腸子卡住、推不回去,使腹腔有明顯疼痛情況,別再拖延就醫!一位男性罹疝氣近一年,因新冠疫情加上畏懼手術,遲遲未至醫院求診,直到日前因劇痛不適,才趕緊至急診求助,確診為「鉗頓型疝氣」。疝氣是什麼?腹腔有裂孔恐致腸壞死!衛福部台南醫院一般外科莊育權醫師表示,腹腔內構成腹壁的肌肉或筋膜若因為受傷、老化或先天性缺陷,而變得比較薄弱,同時因為提拿重物、咳嗽、便秘、肥胖甚至懷孕等因素造成腹內壓上升,造成肌肉或筋膜裂開,使一部分的腸子或內臟經過這個裂孔凸出到外面,就會形成所謂的「疝氣」。最常見的就是出現在鼠蹊部位的腹股溝疝氣,其症狀是鼠蹊部位或是睪丸的位置有隆起變大的腫塊,且此腫塊在躺下休息時便會逐漸消失不見;部分病人會有疼痛不適及垂墜感。「鉗頓型疝氣」僅數小時就恐腸壞死致命而「鉗頓型疝氣」是疝氣常見的併發症,意即腸子掉入疝氣囊後卡住而回不去腹腔內。卡住後會造成腸子的血流受阻,病患會出現腸缺血並有明顯痛感,此時若繼續置之不理,只要短短數小時,腸子便可能缺血壞死。若到這個程度,病人則必須接受緊急剖腹手術將壞死的腸子切除重建,但不能同步修補疝氣,須待狀況穩定後再另行安排疝氣修補手術。部分狀況較差或是大腸壞死的病人甚至可能需要接受腸造口手術(即人工肛門手術)才能保命。2天就可下床!新型手術傷口僅1.5公分加速復原莊育權說明,在進一步評估該病患狀況後,確認其腸子雖有鉗頓,但應該尚未壞死,因此選擇先將卡在外面的腸子推回腹腔,再觀察一段時間未有出現腸壞死及腹膜炎狀況,隨後則立即為病患辦理住院以及隔日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順利完成治療並出院。在治療方面,以往傳統疝氣手術則皆需開一道4到6公分傷口,因常造成沾黏而有處理上的困難。莊育權指出,目前已有新型的腹腔鏡疝氣手術——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僅需3個1到1.5公分的小傷口,1小時內就能完成手術,且術後疼痛感明顯較傳統手術輕微許多。通常病人在術後2天,便可順利下床而無明顯不適,1周內可完全恢復日常生活;但仍會建議術後4周內避免激烈運動,及搬重等腹部會用力的動作。莊育權也呼籲,中年以後疝氣風險增加,家中長輩若有疝氣的情況,還是要盡早到醫院就醫評估及手術治療,以免後續造成嚴重併發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