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

防疫常備鼻噴劑、發泡錠、化痰粉⋯藥師提醒:搞錯用法反而更傷身

防疫常備鼻噴劑、發泡錠、化痰粉⋯藥師提醒:搞錯用法反而更傷身#水腫

隨著新冠疫情一波又一波,許多人習慣採購囤放各類防疫物資和緩解症狀的藥品,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藥師廖偉呈表示,有些藥品若未遵從專業指示使用,反而導致症狀越來越不適,或衍生其他傷害,並詳細解釋了鼻塞用鼻噴劑、發泡錠和化痰法未能正確使用的可能風險,以及正確又安全的使用方法。

心衰竭成「老年住院主因」竟6成未就醫!全因「這類型」太難揪出

心衰竭成「老年住院主因」竟6成未就醫!全因「這類型」太難揪出#水腫

66歲的蔡女士近年常感到疲累、呼吸易喘、下肢水腫症狀,就醫確診心衰竭後,舉凡日常爬樓梯、追垃圾車都很吃力,就連夜晚睡覺躺臥時也會喘不過氣;又因擔心造成家人負擔及在意他人眼光,連出遊頻率都減少,大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常擔心自己一個人住,若在家突然發病恐沒人發現,造成內心壓力沉重。

象腿輕忽當水腫?醫師警告:若僅「單腳腫」恐藏奪命危機

象腿輕忽當水腫?醫師警告:若僅「單腳腫」恐藏奪命危機#水腫

82歲蔡奶奶有乳癌及胰臟癌病史,近日因左腳腫大、疼痛影響行走,而到醫院就醫。經檢查發現,癌症轉移的淋巴結壓迫到骨盆腔血管,導致左側髂靜脈以下全部被血塊阻塞,診斷為深層靜脈血管栓塞。醫師將血塊清除後,同時將被淋巴結壓迫的血管部位放入靜脈專用支架,以預防再次復發。術後第2天蔡奶奶可下床走路,1週後順利從象腿恢復成以往細腿。

我的身體淹水了

我的身體淹水了#水腫

雅得麗生活診所 / 溫青彥醫師 過完年大家有站上體重計量看看嗎?相信有些朋友會發現一件事,就是明明過年當中沒吃甚麼大魚大肉,或其他飲食也很節制,但體重計的數字卻增加很多,為什麼呢? 體重的增加是從何而來呢? 原因其實有很多,但其中最有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水腫,也就是你的身體淹水了。        水腫顧名思義就是身體多餘的水分排不出去,累積在身體內,有可能存在於血管內、細胞間質、細胞內或淋巴系統內,而形成水腫的原因有很多,若以過年的狀況來說有幾項是最常見的:         1.飲食太鹹: 過年的飲食大部分偏重口味,鹹的東西富含鈉離子,若飲食太鹹、太辣或重口味,其中的鈉離子攝取過多,則身體就容易造成水腫          2.睡眠不足:睡眠跟身體很多調節代謝及循環的賀爾蒙相關,例如生長激素,褪黑激素等,若睡眠不足,熬夜晚睡,賀爾蒙分泌會失調引起水腫。          3.運動量不足: 運動流汗是水分排除的一項重要的途徑。近期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都不敢出門運動,在室內空間限制活動量又不夠,導致運動效果打折,缺少流汗的機制進而導致身體多餘的水分沒辦法跟著血液循環排出。           4.久坐或久站: 過年期間很多人空閒時間待在電腦前或者看電視追劇或打牌,連續久坐或久站超過一甚至二小時,這樣是會影響身體的循環尤其下肢,容易造成下肢型水腫。         另外還有其他幾種就不限在過年才常見了,包括生理期引起的水腫或疾病引起的水腫,這些我們就以後再討論 所以綜合上述幾種原因,過年後要解決水腫就是維持飲食的清淡降量少鹽少油炸,充分的睡眠,適量的運動,在家也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器材例如踏步機飛輪等,加強室內的運動量及避免久坐久站,每半個小時要離開電腦或電視活動一下,只要能把握這幾項原則,相信以後我們的身體就不會再淹水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