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

糖尿病竟「視網膜病變」他開刀後不控制血糖,一早醒來竟看不見

糖尿病竟「視網膜病變」他開刀後不控制血糖,一早醒來竟看不見#血糖

55歲敏先生因眼睛不適求診,雖尚屬壯年,卻已有長者好發的白內障症狀,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安排視網膜眼底檢查,發現雙眼皆有許多出血點,此情況通常在有糖尿病患者較為常見,但敏先生表示自身無糖尿病,因此醫師再安排抽血檢查,報告中血糖數值超過300,確定為糖尿病所引發的視網膜病變,且已有一段很長時間。

睡覺前「1動作」害你變胖?研究增「5大風險」血糖心率全上升

睡覺前「1動作」害你變胖?研究增「5大風險」血糖心率全上升#血糖

睡覺開小夜燈,反而對健康造成傷害!根據《CNN》報導,一項新研究找來一群健康、年輕的人,參與睡眠實驗室的實驗,結果發現,在睡覺時即便只有昏暗的光線,例如:靜音開著電視機,體內血糖、心率隨之上升。「儘管睡覺時是閉上眼,光線仍會穿透眼皮。」美國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神經病學教授菲利斯.澤(Phyllis Zee)表示,長期之下,可能影響新陳代謝,導致變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成人1天該睡幾小時才夠?美國心臟學會揭睡不飽「5大風險」

成人1天該睡幾小時才夠?美國心臟學會揭睡不飽「5大風險」#血糖

美國心臟學會(AHA)先前曾經提出「生活簡單7件事(Life’s Simple 7,LS7)」,希望藉由這個指引,幫助人們過著對心臟健康有益的生活;今年,2022年,AHA為LS7做了更新,增加1一個項目,也調整一部分的內容與指標,為人們的健康給出更多的指引。因為多了1個項目,名字也跟著改為「Life’s Essential 8,簡稱 LE8」,在這篇文章裡,我們翻譯為「健康生活必需8件事」。

糖尿病不怕!控糖模範生超過20年無併發症,專科醫師親揭秘訣

糖尿病不怕!控糖模範生超過20年無併發症,專科醫師親揭秘訣#血糖

「診斷糖尿病已經超過20年,血糖控制穩定,也沒有發生我自己最擔心的心血管或是腎臟併發症。」63歲的模範糖友劉先生笑說,「要我回想我到底做了什麼厲害的事來控糖嗎?好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的態度是,既然都要尋求醫療協助了,就要相信醫師專業和建議,按時服藥並測量血糖。」

你今天喝醋了嗎?天天喝,穩糖、護心好健康

你今天喝醋了嗎?天天喝,穩糖、護心好健康#血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喝醋對身體好,但真的問你好在哪,可能一時間也說不上來,不過沒關係,這篇文章會從頭跟你說起,醋是什麼,是怎麼做出來的,人吃這種食物能得到哪些健康的好出,都會簡單提到,當然,也會帶到醋的分類與定義,幫助你在挑選相關產品的時候,更能找到適合的種類。那麼,不免俗的,還是先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吧!醋的歷史醋這個食物的出現,八成跟酒一樣,是個意外;相傳西元5000年前,古巴比倫人偶然發現沒喝完的葡萄汁放久了,會變成葡萄酒,而且繼續放著不管會變酸,然後這個酸酸的液體還有防腐的作用。隨著時間的經過,西元前420年,古代希臘的醫生希波柯拉底用醋來管理傷口;西元前200年,漢尼拔用醋來溶解阻礙行軍的巨石;西元前50年,埃及艷后克麗奧佩脫拉七世把珍珠溶解到醋裡一起飲用,好維持自己的美貌。接著,時空背景切換到10世紀,南宋的宋慈提倡用硫磺和醋洗手,避免在驗屍的時候受到感染。到了18世紀後期,根據美國醫療從業者的手稿,會用醋來治療浮腫、碰到毒藤、肚子痛之類的小病小痛。醋在這千年來的歲月裡,有著不同的面貌,而來到了現代,除了當作大家隨手可得的調味料,醋在保健的領域裡,也有相當多的應用。醋的字源「醋」在字典的解釋是用米、麥、高粱等發酵釀成,用來調味的酸味液體;醋的英文是 Vinegar,源自拉丁文「vinum(紅酒)」和「acer(酸)」組成的舊法文「vyn egre」,意思是酸掉的紅酒,英文寫作「vinegar」。而從不同語言的定義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各自文化裡,醋的來源其實不太一樣。醋的製作光就中英的定義,可以知道醋是從穀物跟紅酒來的產物,但事實上,醋可以從任何可發酵碳水化合物來源製作,包含蜜糖、蘋果、梨子、莓果、椰子、蜂蜜、楓糖、馬鈴薯、甜菜、高粱、燕麥、小麥草……等。醋的生產過程有2個關鍵步驟,首先是藉由酵母菌發酵食物裡的糖,轉換成酒精,接著由醋酸菌接手,將把酒精轉變成醋酸。目前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醋不是速釀,就是靜置法製成,而這些方法又可細分成4種。醋酸 ≠ 醋醋的化學組成與感官特性要看一開始用來發酵的原料而定。醋酸是醋裡面,可揮發的有機化合物,賦予酸味、辛辣感與苦味;不過要注意,醋酸並不等於「醋」,美國FDA也宣告稀釋醋酸不是醋,不可取代醋來加到食物。醋與醋酸不相等的原因在於,醋除了醋酸,還含有許多其他的成分,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多酚化合物(沒食子酸、兒茶素、咖啡酸…),以及非揮發性有機酸(例如檸檬酸、蘋果酸、乳酸、酒石酸等)。根據聯合國FAO的標準,醋是以澱粉、糖,或含糖與澱粉的農產品為原料,經酒精及醋酸發酵,生成一特定含量的醋酸,適合人類食用的一種液體;美國的定義則是酒精容易因發酵產生醋酸的產物,醋至少4%(w/v)醋酸,且酒精含量低於0.5%。當然,台灣也有相關的標準,經濟部有制定醋的國家標準,根據CNS14834「食用醋」的文件,台灣的醋分有釀造食醋、穀物醋、果實醋、其他釀造食醋、高酸度醋(含酒精醋)、調理食醋、合成醋,各自的定義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再展開下面隱藏的內容。喝醋有什麼好處呢?醋是很好的調味料,能讓料理增添不少的風味,光就這點就是很有意義的存在,只是它的用途可不只是這樣;因為,在最多科學研究支持的地中海飲食,醋也是重要的成員喔。已經有許多關於喝醋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研究,發現醋有減重、抗糖尿病、改善心血管問題、免疫調節、對抗癌症與微生物感染的潛力。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喝15ml的醋(約含750毫克的醋酸)能改善生活型態相關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脂,還有肥胖,會有這些作用,很可能來自於醋含有醋酸和其他成分。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是影響許多台灣民眾的代謝疾病,因此,接下來將聚焦分享醋在心血管疾病與血糖控制的研究結果。心血管方面從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延伸出來的調查,發現每週吃5~6次淋上油醋沙拉的人,致命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明顯比幾乎不吃的人低,在這個階段可以知道α-亞麻酸和醋可能促成這個結果;另外,經常吃搭配蛋黃醬或其他奶油醬沙拉的人,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生風險並沒有明顯的差異,這些醬能提供α-亞麻酸,與油醋的結果兩相比較後,我們可以知道,醋或許是發揮作用的元素。此外,研究發現醋酸不僅抑制肝臟膽固醇與脂肪酸的生成,也會促進脂肪的分解作用,也有研究建議每天喝,有助於增加HDL、降LDL與三酸甘油酯。血糖控制研究發現吃含50公克碳水化合物的白麵包,搭上淋上有20毫升白醋(醋酸濃度5%)的沙拉,能降低餐後的升糖反應超過30%。另外,也有安慰劑控制組試驗,讓健康人隨餐補充20公克的醋,也有延緩血糖上升的效果。日本有研究者添加醋或醃漬食物到白飯,例如壽司,能降低白米飯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從20到35%,該實驗找來健康空腹的人吃對照食物與試驗食物,每一種都有5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並用餐後2小時內的血糖反應曲線來評估GI值。對健康人有用,那對第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醋是否也有幫助控制血糖的效果呢?2004年在《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期刊上,有一篇以有胰島素阻抗與第2型糖尿病的人為對象,調查吃醋能否改善參與者們的胰島素敏感度。結果發現吃醋能顯著改善胰島素阻抗者的餐後胰島素反應,以及降低餐後血糖;至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吃醋能稍微改善餐後胰島素的敏感度。另外也有研究發現,醋的醋酸濃度增加,抑制血糖上升的效果也會跟著提升。吃醋安全嗎?會引起骨質疏鬆症嗎?人類幾千年來,已經把醋作為調味料或是食品原料食用,因此基本上算是安全的1種食物,不過還是有少數報告指出,吃醋可能會有不良的反應,像是引起口咽發炎、食道與賁門損傷,但這真的很少見。還記得一開始提到埃及艷后把珍珠放到醋裡,溶解之後喝掉嗎? 因此也有人會擔心醋會不會溶解骨頭,因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答案是不會,如果跟富含鈣質的食物一起飲用醋,反而能增加鈣質吸收,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喔。(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原文為:你今天喝醋了嗎?天天喝,穩糖、護心好健康)

擔心血糖高,就不吃晚餐?專家破解「糖尿病7大迷思」

擔心血糖高,就不吃晚餐?專家破解「糖尿病7大迷思」#血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糖尿病患友除了要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以外,錯誤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血糖忽起忽落!為了破解控制血糖上的困惑,以下特別整理出常見的7大錯誤飲食迷思,以及常見易搞混提供醣類或非醣類的食物,一起走出飲食迷霧!糖友常見的7大錯誤飲食迷思1.改吃鹹味點心,就不會影響血糖上升?不論口感風味是鹹是甜,餅乾本身就是由麵粉、蛋、奶油及糖等添加物製成。從食物製成原料中,我們可以看到麵粉是全穀雜糧類,消化吸收後血糖還是會上升,這都是使血糖上升的關鍵因素。2.朋友約聚餐,有糖尿病就不能外食吃大餐?糖尿病飲食跟一般人的飲食概念皆相同,如同營養師常說的:「不是什麼都不能吃,而是什麼食物都要酌量吃!」盡量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品、分量控制,就是糖友們的最佳飲食方針,吃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還是暖暖的火鍋,都沒問題!3.既然吃白飯會升高血糖,那我改吃燕麥片 / 穀粉就OK?!我現在早餐都改吃一碗公的燕麥片,再配上4湯匙薏仁粉和2湯匙芝麻粉,這樣血糖就不會上升了吧?以為只要不吃米飯就可以改善血糖,這是很多人的錯誤觀念喔!別忘了,燕麥片、薏仁雖然是高纖維食物,但這兩種食物都是全穀雜糧類,也是含醣食物,進食時仍需要控制分量和食物均衡搭配,才不會導致血糖飆升!另外提醒大家,市面上的穀粉包、燕麥飲等也常添加糖來調味,建議選擇無糖的選項,或是以無糖豆漿來沖泡,營養會更均衡喔!4.只要食物低GI,我就能放心吃!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GI)是指我們吃的含醣食物,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數值。但低升糖指數食物在胃腸中慢慢被消化、吸收後,仍會讓血糖上升。因此不論是否食物有標榜低GI,都要記得仍需要控制分量喔!5.只要標榜有「少糖」「無添加糖」,就不會讓血糖變高?少糖、無添加糖,不等於「少醣」或「無醣」,更不等同於不影響血糖喔!標榜少糖或是無糖,是指製作過程中減少或沒有額外添加糖,但如果這食物本身是全穀雜糧類、乳品類及水果類,這些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還是會產生葡萄糖,影響血糖。所以此類食物即便不加糖(砂糖、果糖、冰糖、蜂蜜、黑糖、紅糖),也不代表就不會影響血糖囉!下次記得先看看這食物是否為含醣食物,才不會不小心多吃了,血糖爆表!6.擔心血糖太高,我就不吃晚餐!我午餐都點一碗大碗的羹配上大碗的控肉飯,但這樣吃血糖肯定太高……不如晚餐就不吃了?血糖要穩定需要「定時定量」和「均衡飲食」,若大小餐一次攝取大量的醣類食物,那血糖肯定會超高!雖然下一餐自動減量或是不吃,但血糖波動仍會很大,還是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建議每餐要有主食、蔬菜及豆魚蛋肉類等不同種類的食物,且避免大小餐或只吃想吃的食物,以利血糖的控制。7.吃水果要注意分量,改吃無糖水果乾就可以放膽享用?水果的成分中含有果糖,不論吃起來有沒有甜味,或是曬乾、榨成果汁,其中皆含有醣,別被口感欺騙了!脫水後,水果的分量也會變少,2~3小片的芒果乾(約20克)就是一份水果,約20克的芭樂乾也是一份水果,偶爾吃也一定要節制喔!曬乾後的水果脫去了水分、也流失許多維生素,建議仍以新鮮水果為主。(本文摘自/失控的不是血糖,是你的飲食:講糖教你這樣吃,血糖穩定不飆升/如何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