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當血壓非常高時,很可能造成眼、腦、心、腎、大血管的損害,許多人的血壓隨著年齡而上升,因此通常在被診斷高血壓之後,需要一直服用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但真的要吃一輩子的藥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高血壓藥物的停藥方法,在試著停用藥物時期,也要確保血壓盡量穩定。
近期氣溫驟降,不論是中風、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的機率都提高,醫師表示,急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除了是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更不可忽略的還有高血脂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問題;如果有高血脂、抽菸習慣者,特別是低密度膽固醇控制未達標的人,長期下來都會讓血管損傷,如果沒有做好疾病控制,甚至可能導致二次中風或心肌梗塞發生。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志展醫師表示,以高血脂病患來說,因為血管裡有膽固醇斑塊...
陪伴罹癌家人,除了要與病症對抗,對於身心各層面也都是一大挑戰。知名藝人張鳳書在父親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第4期後,作為主要照顧者,她摸索出保持自我平衡的生活節奏、善用有限的時間,並學習如何父親有技巧地溝通,讓病人與照顧者雙方,都有氣力走更長遠的路。
人們在經歷重要人事物失去後,總會不敢面對現實⋯小心可能陷入「反事實思考」走不出來。心理學博士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Mary-Frances O’Connor)於《悲傷的大腦》一書中,透過神經科學的角度來了解悲傷,陪伴大腦走過這必經的哀悼之路,最重要的是重拾生活的主導權。以下為原書摘文:
「情緒管理」是職場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每個成年人都要懂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掌控自己的情緒。席捲各大書店暢銷榜、暢銷書作家萬特特攜手林夏薩摩、韋娜、徐多多等7位女性作家聯合出版,於《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2》一書中,分享走過迷惘、焦慮、失去的歷程,幫助讀者與自己和解,翻新對「可愛」的定義。以下為原書摘文:
衛福部疾管署11日宣布,新冠第4波疫情已脫離高峰,目前單日確診人數約為190人,預估病例數會持續下降,但就怕秋冬疫情再起,群體免疫力恐隨時間逐漸消退;目前官方正在研擬,冬天將以4大新冠高風險族群為優先,加打1劑新一代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此感染科專家也透露相關疫苗接種的規劃進度。
新生兒一出生為了健康防護,除施打公費嬰幼兒疫苗外,還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也不容忽視!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警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旦發病,短短24小時就恐釀腦膜炎、敗血症,若未治療致死率高達4~5成,即2人就1人因此喪命,更有2成倖存者出現嚴重的永久性後遺症。
20歲林小姐,近幾個禮拜發現右腹股溝有凸出物,偶爾會隱隱作痛,但躺下來時就會消失,站太久或用力的時候又很明顯。由於問題反覆,造成生活上的不適,更擔心是否長了腫瘤,因此到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門診就醫。經醫院初步理學檢查發現,右腹股溝疑似有一顆小雞蛋從體內往外凸,躺下去即消失的情形,經過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腹股溝疝氣」。
「腦中風」不僅是造成台灣成年人失能的常見疾病之一,更名列國人10大死因。神經內科醫師提及,腦中風後常見單側肢體癱瘓、語言障礙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失去工作能力、生活無法自理,也對患者本人形成諸多不便。不過醫師提醒,其實可利用常見於醫美的肉毒桿菌,來加強腦中風後的復健效果。
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會喝手搖飲消暑,但市面上的飲料多是「含糖飲料」,喝多了只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那要怎麼喝飲料才會健康呢?對此,營養師特別推薦「4款」健康飲品,包含花草茶、綠拿鐵、綠茶、果醋等,民眾可依照喜好、自身身體狀況挑選。
我們於課堂、職場都曾經歷過「腦力激盪」的環節,腦力激盪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能夠激發思考能力,培養思考的態度,然而多人一起進行腦力激盪就更有效率嗎?英國著名的怪咖心理學教授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於《怪咖心理學》一書中,從行為科學領域蒐集數百份實驗研究,開發出新式的科學,幫助讀者通過練習來提升正能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微笑憂鬱症」是屬於憂鬱症的一種,除了藉由心理諮商、藥物控制的方式減緩症狀之外,也能透過一些自主的改變,慢慢找回開心的感覺,但真的有那麼簡單嗎?心理學碩士穆戈於《瘋人說》一書中,以真實案例為基礎改編,在心理學的背景知識下,重新審視精神疾病與社會的關係,以下為原書摘文:
小孩為什麼會有O型腿、X型腿?骨科醫師揭密孩子「成長過程中腿型變化」小知識,指出幼兒腿型在發育成長過程中,會經歷3個階段,並表示幼兒腿型「從O型變X型,到微X型」是很正常的過程。他也解釋,嬰幼兒的腿型之所以會呈現O型,是為了節省在媽媽子宮裡的身體空間,其實是一聰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