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患足部潰瘍 截肢風險飆155倍

糖尿病患足部潰瘍 截肢風險飆155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老太太由女兒推著輪椅來看診,拉起褲管、脫掉襪子,大拇趾截肢、露出有些黑有些枯白的骨頭,第二趾及第三趾變黑,乾乾黑黑的,從截肢的大趾延伸到足背上有一個傷口,是個沒有癒合的傷口。女兒拿出去年的照片,對照後顯示傷口持續惡化,變黑的部位越來越大。老太太罹患糖尿病多時,最近的糖化血色素約7.1左右,傷口已經5年了,一開始是在大趾的趾縫,經過清瘡、抗生素、高壓氧都沒改善,去年截肢後,也一直癒合不起來。女兒表示,骨科醫師說這個慢性傷口很難好,加上相鄰的兩趾都黑掉了,甚至連腳踝處也開始變黑,有可能要截肢到小腿……治療四周以上未癒合 屬於慢性傷口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傷口造成皮膚缺損,經過合宜治療後,超過四周以上仍然無法達到結構和外觀的癒合,就稱為慢性傷口。有許多疾病或傷口本身的因素會影響傷口癒合,例如傷口感染、承受外在壓力或化療藥物、類固醇、放射線的暴露等。此外,許多器官系統的問題也會造成慢性傷口,例如糖尿病、周邊血管阻塞、靜脈回流淤積等因素引起下肢潰瘍,長期臥床造成的壓瘡也是常見的慢性傷口。這些不易癒合的慢性傷口容易造成感染、敗血症等併發症,嚴重時將導致截肢,甚至死亡。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每年足部潰瘍的發生率約為5%,終其一生,約有25~30%的糖尿病患會發生足部潰瘍。糖尿病的傷口不容易癒合,主要是高血糖傷害末梢神經及血管,造成局部容易因為感染、血栓或其他原因使局部血液循環缺損,形成身體組織壞死和腐爛的症狀,可能會影響身體的任何部分,但通常會影響周邊四肢像足踝、腳趾、手指等,是糖尿病常見的血管併發症。半數患者截肢5年內死亡 比率高於許多癌症據美國報導,糖尿病患者足潰瘍的發生率是非糖尿者的17倍,而這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率是一般人15倍的主要原因。如果是糖尿病足部感染的患者,截肢的機會更是沒有足部感染糖尿病患的155倍,而每六名病患就會有一人在感染後一年內死亡,將近五成的患者會在截肢後五年內死亡,其死亡率高於許多惡性腫瘤。所以遇到慢性傷口時,並不是截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糖尿病的足部慢性傷口,在中醫是屬於「脫疽」、「陰疽」、「脫癰」的範疇,糖尿病本身加上周邊神經病變及周邊血管病變,脾腎虧虛為本,寒濕外傷為標,會使人體出現氣陰兩傷,陽氣不足,寒濕入絡,血瘀不暢,氣血凝滯、經脈阻塞導致傷口難以癒合。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靈樞.癰疽》中記載「發于足趾,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在中醫瘡瘍專書《外科正宗》提到「脫疽者,外腐而內壞也……其形骨枯筋縱,其穢異臭難辨,其命仙方難治。」又說「由瘡潰久不收口,乃氣血不能運行至此,骨無榮養所致。細骨由毒氣結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時精血交錯而結,日後必成此疽也。」說明了這種難治的疾病,是因為毒氣結聚加上氣血不通,造就了這種難治療的情形。中醫治療不易癒合的慢性傷口,除了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及臨床病程外,還會依照這個疾病的特色來加入針對性的藥物,像是在益氣養陰的基礎上酌情加入溫經祛寒藥物,使陽氣通暢,寒濕消散則血流暢行;另外,還要加入破血通經藥物,因病屬瘀血重證,非破血峻藥不當其任。氣行則血行,血行除了可以達到益氣活血功效,另一方面也可以開啟去腐生新的效果,局部開始長肉長骨頭,細菌也開始被體內的免疫細胞吃掉,不但可以改善傷口的缺血問題,也同時可以改善感染的問題。經過幾個月治療,老太太足踝及足背膚色變回正常為紅潤的膚色,第二趾及第三趾原本黑黑乾乾的情形,也出現血色,不癒合的傷口開始長新皮了,老太太高興地說:「骨科醫師說我的腳不用再截肢了,真是太好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餐餐吃好吃滿想提升免疫力 半年就得糖尿病

餐餐吃好吃滿想提升免疫力 半年就得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建築工王先生常爬上爬下、滿身大汗、消耗大量體力,平時用餐量大,因認為身強體壯可提升免疫力,自COVID-19疫情以來,日日加餐加量,中餐買便當加大份量及喝全糖飲料,下午再吃、3個麵包,晚餐水餃一次吃30顆,餐費爆增還認為能吃就是福,這樣吃了逾半年反而變瘦了,日前出現頭暈、想吐、視力些微模糊,經抽血檢查發現血糖高達400mg/dl,診斷為糖尿病。 血糖超標4倍 有視力模糊、皮膚搔癢、傷口癒合慢等症狀應警覺衛福部臺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洪泊儒表示,由於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多半不會有自覺,通常在例行健康檢查驗血時才被診斷,而當身體出現糖尿病常見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通常檢驗出的血糖已超標正常值許多。一般正常血糖在100mg/dl,王先生血糖高達400mg/dl已是一般人的4倍。洪泊儒建議,可透過定期健檢發現身體的警訊,例如國健署提供的免費成人健檢,提供年滿40歲至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檢查,其中就包含血糖檢測。早期發現危險因子、降低罹患疾病機率,以利治療並防止疾病惡化,平時更要多留意身體變化,例如視力模糊、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容易倦怠,都有可能和糖尿病相關,如能早期發現、治療,透過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規律服藥及自我血糖監測,越快開始調整生活型態就越能順利控糖,並減少急性、慢性併發症發生的機會。正餐改全穀雜糧搭配瘦肉、魚肉及蛋白質 自榨果汁也要控糖營養科主任李佩霓表示,飲食是影響血糖變化主因,正確的飲食控制不是少吃就好,而是選擇吃、適量吃,建議以適量全穀雜糧為正餐,如糙米飯、地瓜飯、麥片及薏仁等富含纖維質的未精製榖類,搭配瘦肉、魚肉、蛋或豆腐的蛋白質,可增加飽足感及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為減少過多油脂熱量攝取,也可將主餐中的炸雞腿改以滷雞腿替代。李佩霓提醒,一杯240ml的果汁約需2至3份水果量製成,因此即使是自榨果汁,不加糖也會攝取過多糖份,建議將一杯果汁改為一份水果,一份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一天限2份以內,若糖尿病友無法控制想喝果汁的欲望,可自榨一份水果加入蔬菜製成蔬果汁現打現喝,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功用,並補充攝取不足的蔬果量。外食族應依照活動量選擇便當,高活動量可選擇800大卡以內的便當,低活動量者選擇600大卡以內較為合適,避免攝取過多的醣份與油脂,讓營養攝取更加均衡,也可透過營養諮詢評估身體狀況與營養攝取。

只不過血糖有點高?不規律用藥腎病變機率飆20倍

只不過血糖有點高?不規律用藥腎病變機率飆20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前年體檢發現有糖尿病,為什麼今年體檢連腎臟都出問題了?」一名年約50歲的初診患者,邊說邊遞給我檢查報告。我問「有控制血糖、調整飲食及運動嗎?」「我想說不太嚴重,就沒有規律去醫院拿藥。」糖尿病腎病變就是這樣出現。控制不良的血糖全身流竄,血管產生發炎,血流豐富的腎臟破壞更嚴重許多糖尿病患者平時血糖控制不理想,通常會認為,「只不過是血糖有點問題而已,應該沒關係啦!」其實糖尿病是全身性的疾病,控制不良的血糖,會隨著血液循環到處竄,因為高血糖的高滲透壓,對血管內皮產生發炎及破壞,尤其是血流豐富的腎臟,更是特別嚴重。剛開始是腎臟變肥大,腎絲球基底膜增厚、內皮小洞消失、腎絲球系膜變多,隨著時間演變,開始會出現腎絲球系膜溶解、腎絲球的小動脈玻璃樣變性、腎絲球的瀰漫性硬化、腎小管間質纖維化……一連串的變化,並且隨著高血糖的時間越久而傷害越多、越嚴重。糖尿病患者併發腎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大約30%的第一型糖尿病患及4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在發病 15 年內會發生糖尿病腎病變,如果加上確診前的時間,很多都會在知道有糖尿病後的6~7年就出現腎病變。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糖尿病腎病變,在古代中醫歸屬於「消渴」、「水氣」、「虛勞」、「關格」等範疇,如古籍《聖濟總錄》記載:「消渴病久,腎氣受傷,腎主水,腎氣虛衰,開闔不利,能為水腫。」將整個疾病過程、病機變化都做了闡述。另外,在古籍《外台秘要》述:「消渴……甚久病變或發癰疽或為水病。」則提到了糖尿病後期常出現的小血管病變,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腎病變。控制不良的血糖,在體內就是一種邪氣,進一步會產生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這些瘀毒久了就會損傷絡脈,也就是小血管損傷。糖尿病腎病變,病因和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太過有關,病位在腎,涉及五臟六腑。病機是本虛標實,本虛是氣陰兩虛、脾腎氣虛、五臟氣血陰陽俱虛;標實是血瘀、痰濁、水濕、濁毒、濕熱等。其發展規律為燥熱傷陰耗氣,氣陰或氣虛,演變成氣陰兩虛,再進入陰損及陽、陰陽兩虛,而瘀血、水濕、痰濁等標證貫穿糖尿病腎病整個發展過程,治療上以此為基準,臨床上再搭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偏失,加以不同調理,可以達到慢慢改善腎病變的效果。中醫調理減輕腎臟工作負擔,慢慢修復受損的地方中醫西醫各有不同,除了常見的西醫治療外,中醫調理一方面減輕腎臟工作負擔,另一方面慢慢修復受損的地方,改善腎臟的功能。中醫對於不同階段的糖尿病腎病變,有不同的治療方針,再加上每個人體質的不同,加以不同調理,通常都可以看到腎臟功能的進步,如果可以配合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的調整,都可以有不錯的效果。(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糖心蛋」族群染疫易成重症 死亡風險多8倍

「糖心蛋」族群染疫易成重症 死亡風險多8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其中慢性病患者又是重症高風險群,統計至今年5月,確診者中有7成為慢性病患者,其中糖友佔比更高達37%,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表示,研究顯示糖友感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較一般民眾提高2至3倍,無法穩定控糖者,死亡風險更高達8倍,呼籲「糖心蛋」族群不可不慎。5成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 共病危機不容忽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肥胖問題息息相關,任一項疾病都容易引發另外兩項併發症,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若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約造成5.4萬人死亡。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表示,心血管疾病風險者應同時控制血糖、肥胖等問題,切勿以為單控制一項風險即可。「糖心蛋」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蛋型身材三族群的統稱,在治療時應選擇三管並進,從飲食、治療與運動多方下手,才能有效改善心血管與粥狀動脈硬化等問題。台灣糖尿病年鑑數據顯示,糖友死亡主因最大宗為惡性腫瘤與心血管疾病 ,有約五成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 ,顯見糖尿病及其共病危險性不容忽視。從源頭管理食欲 護心、控糖、顧體重三管齊下蔡世澤表示,糖尿病治療日益精進,近年來在治療發展上,也有注射型腸泌素這類能同時穩定血糖、體重,同時管控心血管風險的選項,能從源頭降低食欲,目前該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一線用藥治療6個月、糖化血色素仍無法降到8.5以下者,就可由醫師代為申請使用。謝宜璋也提到,要有效達成護心、控糖、顧體重的治療目標,目前有排糖藥物及腸泌素等治療選擇,排糖藥在心衰竭族群證實可以帶來治療好處;而選擇腸泌素這類較為天然的治療選擇,可以降低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並在血管方面帶來益處 ,對於有動脈粥狀硬化症病史或是高風險的糖友在治療上為首選 ,加上抑制食欲的機轉也能協助病友打破壞習慣的惡循環,有效協助病友積極投入治療,邁向長期穩定的健康生活品質。

糖友防疫間未規則服藥致腎功能加速惡化 醫:勿輕忽風險

糖友防疫間未規則服藥致腎功能加速惡化 醫:勿輕忽風險#糖尿病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陳敏玲醫師。圖/陳敏玲醫師提供。(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5歲患有糖尿病伴有腎病變的中年男性,由於疫情期間不敢回診所抽血開藥,將近2個半月沒有服用三高藥物,除此之外因為腰部拉傷,也是自行到藥局購買止痛藥 ; 近日微解封下回診抽血追蹤,發現血糖、血壓、血脂都變高了,微量尿蛋白也變成巨量尿蛋白了,在診所持續追蹤、幫助患者調整藥物穩定控制三高後,尿蛋白的情況才開始降低。腎、心、眼、足,併發症及時檢查不可少在新冠肺炎嚴峻的居家防疫期間,指揮中心呼籲盡量不要外出與前往醫療院所,因此慢性病患看診模式也有了變化,部分患者會採取視訊看診或電話問診,部分患者甚至不回診了。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秘書長陳敏玲醫師表示,糖友多少都會因為身體不適而可能需要服用止痛藥,但建議能到基層診所讓醫護人員了解相關病史,開立避免影響腎功能的藥物,才能落實疾病治療的全面考量,避免腎臟病或其他併發症發生。目前台灣糖尿病人口突破230萬,以台灣九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第2型來說,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很容易疏忽監控。事實上當血糖高,免疫力就會跟著下降,對於疾病抵禦能力也變低,疫情期間更是要特別注意。陳敏玲醫師特別提醒糖友除了要注意血糖控制,還要注意三高控制避免造成腎臟、心臟相關併發症,像糖友的血糖一旦飆高,影響到血管內壁受損,可能會導致腎、心功能降低。隨著微解封的日常到來,因為疫情延期回診的糖友,陳敏玲醫師建議近期可以恢復常態性回診持續監控病情,除了每三個月要追蹤醣化血色素,做好血糖控制外,也要糖友注意每年都需要做腎功能、視網膜病變與足部等併發症檢查,以及早發現大小血管病變,及時治療,延緩惡化。及早認識糖尿病風險因子 增強自我照護力糖尿病患約有4成是慢性腎病患者,保護腎臟尤其重要。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2020年執行的「及時篩、腎心安」2.0計畫,便是希望藉由提升基層醫療人員的糖尿病照護專業能力,讓第2型糖友更了解腎臟與心臟的風險因子,達到延緩腎心併發症目的。陳敏玲醫師強調,尿蛋白是腎功能評估的重要指標,糖尿病患者的病識感普遍不足,有時看診問病患或家人尿蛋白狀況都不太理解。經去年「及時篩、腎心安」2.0計畫調查發現,尿蛋白是病患認知落差最高的,44.2%的患者都無法正確認知自己已經出現尿蛋白,可見透過基層醫護人員落實衛教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也因此今年進一步在「及時篩、腎心安」3.0計畫中,更加強糖尿病患伴隨有腎心風險因子的衛教知識,透過基層糖尿病團隊照護糖友,落實照護模式的在地化,相信也能讓糖友有最佳的醫療與生活照護品質。此外,為了方便讓更多民眾取得衛教資訊,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也特別架設「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快找你的控糖好厝邊」 線上衛教網站 (https://actonmrf.com/),除了能快速了解更多糖尿病相關風險預防知識,若有相關醫療需求,民眾也可於網站查詢最鄰近的診所諮詢。前陣子的防疫生活讓一些慢性病患無法規律回診而變得有些焦慮,陳敏玲醫師建議,平日除了規律服藥、多監測血糖外,運動也是控制血糖的因子之一,建議在防疫原則下,可以適當外出走走運動,心情不要太緊繃,讓疾病控制落實於日常,才是長久之道。關鍵字: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腎功能、止痛藥、新冠疫情、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遠距醫療、視訊醫療、診所、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居家防疫、微解封完整的衛教資訊及網址可透過以下網址: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快找你的控糖好厝邊 https://actonmrf.com/

糖尿病患如何度過疫情?醫教3招保平安

糖尿病患如何度過疫情?醫教3招保平安#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生!我因為害怕疫情,延後了一些時日來就診拿藥。」類似的對話,近日在醫療院所診間內不絕於耳,延後拿藥、不規則用藥成為疫情爆發後常見的醫療窘境。本來控糖模範生的糖尿病友王先生,也因害怕疫情,沒有續用糖尿病用藥,再次就醫已是血糖高到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送急診。善用工具掌握身體狀態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葉乃誠指出,在新冠病毒染疫者中的流行病學調查,最常見的共病族群,糖尿病往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糖尿病族群一旦染病重症入加護病房風險為非糖尿病患的2.8倍,死亡率高了8倍。而且風險跟平常控制的血糖狀態、糖化血色素、甚至血糖變異度都呈現高度相關。葉乃誠表示,疫情短時間不會完全消失,病毒也還會再變種,糖尿病族群隨時可能再面臨隔離及孤立,因此自我照護非常重要,提出三點重點供病友參考。1.控制血糖及體重大數據顯示,不管是第一型還或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況與罹患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有關。穩定持續藥物控制、規律回診、規律生活飲食、適度運動很重要,在家可做體操、伸展、抗阻力運動。2.實際測量血糖這段時間門診發現,有些病友在家久了,常飲食過量、缺乏運動導致血糖上升而不自知。這些隱形的血糖上升,常常都是因為沒有產生不舒服的症狀,而讓人沒有警覺。血糖機是病友可靠的幫手,不需要到醫療院就能準確知道血糖狀態。3.控制胰島素若是在隔離或染病期間,注意幾個酮酸中毒症狀:如胃口不振、虛弱、噁心、肚子痛等,若有疑似症狀盡早就醫,並補充適量水分及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才能有效降低酮酸中毒風險,對於困難控制糖尿病患,胰島素是控糖利器。

不吃米飯 糖尿病就會好嗎?

不吃米飯 糖尿病就會好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對夫妻來看診,先生走路有點無力,太太扶著他坐下來,我先生是糖尿病,一直都控制不好,上個月的糖化血色素8.2,三餐都要吃降血糖藥,加起來一天要吃10顆血糖藥,還有降血脂藥,血糖起伏很大,有時晚餐後2小時血糖回到120左右,但隔天早上空腹卻跳到230,西藥劑量只好一直加,但是起伏卻越來越大,好幾次都出現60多的血糖值。」我看著他的血糖紀錄表,隨口問「三餐都吃些什麼?自己煮的還是外食?」太太拿出手機秀出三餐的照片,得意的說,「我們三餐都是自己煮,三餐都吃很多青菜,還有清淡的肉或魚,應該都很健康。」事情不單純,都沒有主食!她說,「網路上說,糖尿病不吃主食就會好,但是我先生都不吃主食了,也沒有改善。」亂吃點心消夜果腹 血糖反而忽高忽低主食,也就是非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基礎的熱量來源,而且因為非精緻化,所以還保留有食物原本的纖維,在腸胃道內緩慢被分解吸收,對比精緻化的糕餅點心、磨粉勾芡類,相對安全許多。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為聽信網路傳言,不敢吃主食,但是因為人體血糖供應無穩定來源,一下子就低血糖餓了,只好吃點心、下午茶、消夜,造成血糖忽高忽低,反而適得其反。非精緻化的主食,例如米飯,只要遵循先吃蛋白質、青菜,15分鐘後再開始搭配吃主食的方法,血糖其實可以控制穩定,因為蛋白質和青菜不會刺激身體分泌胰島素,也不會吃完感覺想睡,15分鐘後開始吃米飯,剛好可以讓它緩慢分解吸收,持續且穩定地供應人體的熱量來源,血糖上升速度變慢,胰島素分泌也變緩和,所以不但血糖的控制變好了,也比較不容易啟動食物的屯積、變胖。而前段的蛋白質類、青菜類食物,因為有充足消化時間,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的吸收也會變好。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中醫方面對於糖尿病的相關論述,多屬於「消渴症」、「脾癉」、「消癉」的範疇。「消渴症」是後人對糖尿病的概論,其實消渴症又可細分為「脾癉」、「消癉」兩大部分。糖友用餐順序 先吃蛋白質、青菜再吃主食在中醫古籍《素問.奇病論》提到「脾癉...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這裡的描述指的就是吃完精緻類食物後的那種身體發熱、昏昏欲睡的感覺,這也是古代就已經觀察到的變化。脾癉的「癉」字,是「熱」的意思,所以脾癉是指脾熱之病,就是吃太多膏粱厚味、甘味肥美,導致內熱中滿脾熱,日久可轉發為消渴症,而這熱內熱,亦可使消渴症惡化。中醫治療糖尿病,主要是著重在功能的恢復,讓身體逐漸恢復自行調控血糖的能力。治療上,就以中滿內熱、脾虛胃熱為核心病機,在清熱的同時又靈活運用清降、清化、清利、清補等法對症治療,配合清除各種濕、濁、痰、瘀的病理產物,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再搭配個人的體質調理,逐漸改善身體機能,恢復對血糖的代謝,糖尿病的病情就可逐步改善。另外,要記得三餐的用餐順序,先吃蛋白質、青菜,15分鐘之後再開始搭配吃非精緻的主食,不但可以維持血糖穩定,降低胰島素阻抗,也可以讓營養更均衡。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防疫期間美食不忌口 腹爸爸當心吃出血糖問題

防疫期間美食不忌口 腹爸爸當心吃出血糖問題#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父親節將至,許多家庭會安排大餐犒賞辛苦的爸爸,然而,若是爸爸本身患有糖尿病且合併腹部肥胖,當心伴隨「腹擔」而來的血糖失控問題!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王舒儀主任表示,許多爸爸級糖尿病患者因為年紀增長變得代謝功能不佳,加上飲食不忌口、運動量不足等因素,經常有中廣身材的問題,而腰圍過粗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讓血糖控制更加困難。一名57歲男子確診糖尿病已有7年,過往血糖控制還算穩定,但自從居家防疫以來,活動量大幅減少,飲食方面不僅不忌口,用餐的時間與份量也不規律。回診時,醫師發現他的體重相較過去增加不少,腰圍超過100cm,糖化血色素更是高達8.5%,無形中加劇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王舒儀主任發現,居家防疫期間,確實觀察到許多患者的體重增加,血糖控制也不如以往,即使患者自認身體沒有異常狀況,到院檢查才發現糖化血色素超標,建議患者在疫情期間仍應落實血糖監測,才能在血糖出現異常時即時反應。經常有患者反映「明明飯前血糖數值正常,為什麼糖化血色素仍然降不下來?」王舒儀主任說明,這類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關鍵往往是因為忽略「飯後血糖」,尤其亞洲飲食文化以澱粉為主,患者若在飲食上稍有不慎,仍有血糖狂飆的可能性。提醒患者平時除了監測飯前血糖外,也應該從吃下第一口飯開始兩個小時後檢測飯後血糖,並注意飯後與飯前血糖的差距不應該超過60mg/dL,而飯後血糖的檢測也有助於患者學習飲食管理,協助釐清哪類食物容易造成血糖上升。王舒儀主任指出,糖尿病治療隨著治療演進發展越臻完善,各類口服藥物與胰島素在血糖控制都有良好效果,若患者使用基礎胰島素後仍有飯後血糖高的問題,現階段也有複方控糖筆可以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一天一次的治療模式比較容易被患者接受,並且較不易有傳統胰島素增加體重的副作用,可以方便且有效的控制血糖。此外,糖尿病患者本身屬於新冠肺炎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呼籲患者有機會就儘早安排施打疫苗,同時也要注重血糖管理,居家防疫期間仍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三餐規律,不要久坐、透過居家運動方式多多活動身體,因應疫情,各大醫療院所對於慢性病患也有開立視訊/電話問診的方式,提醒患者要規律回診、持續用藥,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父親節,鼓勵爸爸級糖尿病患者積極控制血糖,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圖說/胰島素問世至今(2021)剛好滿100年,王舒儀主任表示,胰島素是協助患者控制血糖的好幫手,期盼患者能拋開對胰島素的成見,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MAT-TW-2101004-1.0-07/202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