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中年男罹糖尿病「性福」不起來!醫:風險恐高5倍

中年男罹糖尿病「性福」不起來!醫:風險恐高5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中年男子患有多年糖尿病,一開始糖化血色素沒控制好,數值大約都在8~9之間。幾年後開始感覺手腳容易冰冷,甚至感覺有麻痛感,以及出現性功能變差等症狀,求診泌尿科醫師後發現是糖尿病的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所造成。且新陳代謝科醫師補充,已經造成的併發症如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其實很難改善,男子才轉而向中醫求助,希望能透過調理改善身體狀況。男性患糖尿病,性功能障礙風險飆5倍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根據統計,年齡在40~70歲的台灣男性,超過5成有性功能障礙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勃起功能障礙。而糖尿病患者出現性功能障礙的比例,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高出將近5倍;如果加上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比例則更是高達將近7倍。此外,在不分年齡的概括性統計中發現,糖尿病患者合併性功能障礙的機率,主要與糖尿病的患病時間有關,從患糖尿病5年以內的60%,至6~10年的70%,甚至是20年以上會提升至80%。蔡易昌說明,控制不良的血糖,會造成神經病變而無法傳導神經訊息,血管病變則是造成血流不足;血管內皮功能障礙造成微血管病變,胰島素阻抗導致性腺功能不足,綜合起來就會使神經傳導「無訊號、無回饋、無反應、無動作」,造成性功能不佳後果。腎虛非腎病!中醫以調理元氣補精改善中醫治療這方面的問題,不會只著重在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而是整體治療加上「腎氣」調理。蔡易昌解釋,控制不良的血糖,在體內就是一種邪氣,進一步會產生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並因為本虛抵抗外邪能力弱,容易感受風、寒、濕、熱、毒邪等侵入,造成脈絡痹阻,也就是小血管損傷及小神經損傷。而中醫所說的腎氣,指的就是元氣,除了每個人先天的基因外,亦需要仰賴後天飲食營養的補充,如同中醫古籍《素問.經脈別論篇》所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蔡易昌表示,如果脈絡痹阻,元氣無從補充,就會越來越虛,便會呈現腎氣虛的症狀。腎虛是腎臟精氣陰陽不足,並不是腎病,腎虛的常見症狀有:疲倦、腰膝痠軟、腰背痠痛、經常身上覺得重重的、小便習慣改變;女性月經可能週期、顏色、量改變、不孕;性功能異常、耳鳴、耳聾等。「糖尿病造成的性功能障礙,必須調理腎氣,同時也要調理各種造成脈絡瘀阻的病機。」蔡易昌總結,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以及各種外邪所造成的病理變化,不是單純活血化瘀可以解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男子回診時表示性功能已獲明顯改善,性生活的滿意度也更高。(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糖尿病救命藥物百年突破 數位化成疫情時代控糖轉機

糖尿病救命藥物百年突破 數位化成疫情時代控糖轉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適逢胰島素發明的100週年,作為糖尿病患者的救命藥物,在糖尿病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時間演進,胰島素也不斷地被改良創新,現今除了長效型和複方劑型的胰島素,注射針頭也從傳統針頭改良成筆針形式。尤其在智慧醫療的蓬勃發展之下,市面上已有許多數位工具可輔助胰島素的使用,包括智慧控糖app與搭載藍芽功能的智慧胰島素注射裝置等。這些突破性的發明都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治療便利性,即使受到疫情衝擊仍可持續穩定控糖。中山附醫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楊宜瑱表示,人體內的胰島素除了會24小時無間斷的分泌來控制血糖的平衡,用餐前後的血糖升降也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因此患者除了應留意平時的血糖值,飯前飯後的血糖也是控制重點。部分患者使用1-3種口服藥後,仍無法達到糖化血色素7%以下的治療目標,此時應與醫師討論是否以胰島素藥物介入治療。長效型胰島素的好處是可維持患者24小時空腹血糖值,複方劑型胰島素則結合不同機轉控糖藥物的優勢,一天施打一劑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增進用藥的便利性。此外,除了在藥效研究上有突破性進展之外,胰島素在使用便利性上也不斷與時俱進,改良後的筆針型式胰島素不僅可以降低注射時的不適感,也讓藥物的保存更加便利。楊宜瑱表示,傳統型的針劑需要抽取藥物,操作上較為複雜,現在筆針型胰島素發明後,除了方便患者抽取藥物,筆針的注射針頭也更細小、劑量刻度更精準,大幅增進患者的使用意願。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目前已衍生出許多智慧工具來輔助病友的控糖流程,不只減輕患者的負擔,也讓醫療團隊能做更即時、個人化的治療調整。楊宜瑱以智慧控糖app及搭載藍芽功能的智慧胰島素注射裝置為例,由於患者需要長期且頻繁的紀錄血糖數值,若都以手寫或事後回顧難免會有誤差。現在透過智慧工具能即時傳輸血糖值、紀錄飲食的功能,讓病友更精準又方便的控糖。尤其患者還可授權分享胰島素注射劑量等雲端資料,使醫療團隊能更快速了解患者的血糖變化,並適時調整治療方針,將疫情期間只能居家控糖的危機化為新的轉機。圖說/中山附醫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楊宜瑱表示,透過智慧工具能即時傳輸血糖值、紀錄飲食的功能,讓病友更精準又方便的控糖。MAT-TW-2101832-1.0.12/2021參考資料: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胰島素注射指引https://pse.is/3xqgmb台灣醫事檢驗學會/胰島素阻抗與其評估https://pse.is/3vxvnm嘉義基督教醫院/正確注射胰島素https://pse.is/3zdp8k

糖尿病腎病變的人,白血球DNA的端粒比較短?

糖尿病腎病變的人,白血球DNA的端粒比較短?#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洗腎比例高居世界第1,慢性腎臟病盛行率世界第3,這當中有不少是來自於第二型糖尿病的併發症,也就是糖尿病腎病變,如果沒有好好的控制,最後將發展成末期腎臟病(腎衰竭),乃至洗腎,不僅大大的影響生活品質,也給身體帶來相當大的負擔。糖尿病與腎病之間的關係為什麼糖尿病會引起腎臟病呢?簡單來說,血糖控制不佳,高濃度的血糖會可能會損害腎臟的血管功能,影響腎臟代謝廢物的機能,進而傷害腎臟組織並造成高血壓;而升高的血壓會再回過頭來傷害過濾功能失常的腎臟,造成惡性循環,慢慢的就會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吃得健康、有足夠的身體活動不僅能幫助預防或控制糖尿病或腎病的發展,過往我們可能透過監控血糖、腎功能來確定控制的狀況,新研究發現,透過檢查血中白血球細胞的DNA端粒長度,可能也是個值得參考的方式。端粒是什麼?端粒,英文Teomeres 簡稱TLs,是位在每個染色體中,DNA每一股的兩端,一串重複固定序列核甘酸的片段(重複序列為 5′-TTAGGG-3′)。每次細胞分裂,端粒都可能會變短,也就是說細胞分裂越多,端粒的長度就會越短,因此,年輕個體的端粒通常比較長,並會隨著年齡與退化疾病縮短,是個有用的老化生化指標。第二型糖尿病末期腎病患者端粒比較短?最近有一篇發表在《Diabetologia》期刊上的研究,分析相對白血球端粒長度(relative leucocyte telomere length,簡稱 (rLTL)和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末期腎臟病患的香港人,以及腎功能衰退速度之間的關係。由於是以亞洲人為對象的研究,結果或許值得我們參考。研究以4,085位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人為對象,觀察1995年與2007年間,白血球端粒長度、推估腎絲球過濾率(eGFR),還有新出現末期腎臟病的病例。在平均追蹤的14年間,有564位腎病發展到腎病末期,而這些人的白血球端粒長度也明顯較短,同時也觀察到腎功能指標eGFR衰退得快,也與rLTL有關。糖尿病腎病變—端粒—DNA雖說未來會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調查來確認現在的發現,但如何阻止白血球端粒變短,似乎是可以參考的作法。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延緩端粒的縮短速度呢(預防或改善疾病)?健康飲食與端粒長度的關係答案很簡單—就是吃得健康,而地中海飲食是目前最具科學證據支持的飲食方法之一,事實上,過去許多研究都告訴我們,飲食越是接近地中海飲食,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都能有效預防或是改善病情,那麼這樣的改善是否會反應在「端粒」上呢?2020年在《Advances in Nutrition》期刊上,有一篇系統回顧與薈萃分析研究,回顧了幾個電子資料庫裡,截至2018年12月為止,所有以英文、西班牙語與法語發表的相關研究。結果發現人們對地中海飲食的黏著度,和血球端粒的長度有正向的關係,換句話說,吃得健康可能有助於延緩端粒縮短的進行。要怎麼樣才吃得健康呢?就是地中海飲食吧!傳統地中海飲食的特色是吃很多的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穀類,而且是以非精製穀類為主;烹調用油以橄欖油為主,並比較少碰飽和脂肪;適量吃魚,而乳製品、紅肉和加工肉品比較少吃;比較特別的是會適量飲酒,而且大多是隨餐飲喝紅酒。這些食物內容,單獨吃可能沒有多大的效果,但科學家認為地中海飲食的健康效益,很可能是來自於各種食物營養素之間的協同作用促成。(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原文為:糖尿病腎病變的人,白血球 DNA 的端粒比較短?)

眼睛真的會放電?糖尿病可用「眼電圖」揪視網膜病變

眼睛真的會放電?糖尿病可用「眼電圖」揪視網膜病變#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心跳要看心電圖,你知道眼睛也有「眼電圖」嗎?36歲許小姐日前覺得開車時看不到對側和隔壁車道的來車,半夜起床上廁所也看不清楚,至眼科看診檢查眼底才發現,許小姐的視網膜有許多色素斑點沈積,確診「視網膜色素病變」,也就是俗稱的夜盲症的一種。「能否看見影像」視網膜是決定性關鍵器官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醫師張逖文說明,視網膜是一層由幾百萬個不同的神經元細胞,所組成的感覺組織層,所有的光影與色彩進入眼球後,都會被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收,再轉化成電位訊號,經由各個神經元傳送到大腦,我們才能看得到影像。不同的視網膜疾病會影響不同的神經元,使得這些電位訊號無法正常傳送到大腦,視力就會出現問題。視網膜電位圖(ERG)是用來偵測不同神經元細胞在受到光刺激後,所發出之電位訊號的檢查工具,能協助醫師分辨是哪個神經元出現病變,診斷各種視網膜疾病。張逖文進一步說明,雖然常見的視網膜疾病,如:視網膜剝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在診斷上不太需要用到視網膜電位圖,但是對於一些比較複雜或少見的視網膜疾病,如遺傳性視網膜變性、夜盲症、色盲、中毒性視網膜病變等疾病來說,則是關鍵檢查。另外,有些癌症、營養不良、不明炎症、或長期接受化療等藥物治療的病患,可能會出現畏光、模糊、夜間視力不佳、不明眩光等視力問題,或有不明原因的視力障礙等狀況,眼科醫師也會利用視網膜電位圖,找出可能的病因。視網膜病變可早期預測高危險族群張逖文補充,對於視網膜剝離術後、視網膜血管阻塞及晚期青光眼等部分病患,醫生也可利用此工具來客觀地評估病患的視網膜功能。且最新醫學研究顯示,對於糖尿病病患,在臨床上未出現任何視網膜病變的病兆前,視網膜電位圖可以比現行的篩檢工具更早發現高危險族群,達到預測未來發生病變的機率。然而,視網膜電位圖檢查相當繁複耗時,且檢查機器龐大且昂貴,加上需要接受檢查的病患相對較少,大部分診所或小型醫院都不具備視網膜電位圖的檢查機器。若眼科醫師想要為病患安排此項檢查,都必須將其轉診到外縣市醫學中心,增加就醫的不便性。張逖文分享,由於常接受其他診所和醫院的轉診病患,希望在引入新型手持式視網膜電位圖檢查儀後,能夠提供病患更完整仔細的視網膜檢查,除協助診斷外,也有助於提供病患和醫師相關的治療策略建議,及預後評估不同面向的資訊。

擔心妊娠糖尿病?營養師教你「4招」避吃隱性醣類

擔心妊娠糖尿病?營養師教你「4招」避吃隱性醣類#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一名36歲的女子首次懷孕,本來身形就胖胖的她,有家族糖尿病史。懷孕26週時,被檢測出妊娠糖尿病,醫師建議住院以胰島素注射治療。孰料,她卻再無回診,直至36周時突然連續3天感到噁心、嘔吐、嗜睡且胎動明顯減少,到院檢查時才發現婦中胎兒已無心跳。妊娠糖尿病有1/2到1/3機率成為糖尿病患者台灣每年約有1萬多名孕婦患妊娠糖尿病,盛行率約13%。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指出,妊娠糖尿病是婦女在懷孕中最常發生的疾病之一,主要因為懷孕期間胎盤會分泌賀爾蒙使得血糖升高以便讓胎兒獲得足夠養分,身體機轉若無法適時調控時就很可能發生。「每一名妊娠糖尿病媽媽,未來有1/2到1/3的機率可能會轉變成糖尿病患者,但9成的孕婦只要經過飲食控制、做好血糖監測,都可以得到良好血糖控制。」黃閔照建議,產後4至12週期間,孕婦一定要安排血糖監測,若在早期獲得良好控制,未來罹患糖尿病機率也會降低,同步也能減少治療花費。孕婦妊娠糖尿病飲食4原則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建議,要改善妊娠糖尿病,孕婦飲食可掌握4原則: 高纖醣類為主並分配3餐 每餐必搭蔬菜穩血糖 吃原型食物避免隱性醣類 盡量在家自己煮李婉萍說,不少妊娠糖尿病孕不敢吃任何澱粉,反而使血糖太低,影響寶寶成長,「只要抓好方向就能吃對食物,像是鹹餅乾、肉鬆、貢丸、甜不辣等,這些容易誤以為沒有加糖就沒關係,反而可能吃到隱性糖類,最好還是每餐自己煮。」運動則建議,需每週5天、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妊娠糖尿病不僅會造成產後罹患糖尿病機率增加,也會使得孕婦罹患高血壓、子癲前症、酮酸中毒的機率增加,同時也會造成胎兒血中葡萄糖濃度也會升高,導致胎兒可能會因吸收過多糖分而生長迅速,成為「巨嬰」。及早監測糖尿病家族病史 預後狀況佳台大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建南提醒,胎兒體重過重、尺寸過大,會使得剖腹產、產道撕裂傷、難產機率大增,少數因而早產,而孕婦酮酸中毒易使胎兒死亡,也會造成新生兒血糖過低、黃疸比例高。李建南表示,有糖尿病家族病史、BMI值較高以及高齡孕婦等,都會增加罹患妊娠糖尿病風險;且患有妊娠糖尿病者,8至10年後有約1/3會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因此產後需定期追蹤。但若有及早監測、及早發現,並做好控制,預後多半不錯。孕婦應每天檢測血糖值 需比一般糖尿病更嚴格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在懷孕第28週到生產前,要密切監控血糖狀況,起初建議每天測量7次,之後血糖若穩定,可減為每天量3至5次。而孕婦的血糖值會比一般糖尿病更嚴格,飯前血糖控制在95毫克/分升、飯後2小時血糖120毫克/分升才算達標。黃閔照補充,妊娠糖尿病容易造成許多孕期並發症,但只要靠飲食及運動控制,多半可改善,「若缺乏積極監測,通常無法有效控制血糖。」過去孕婦需要自費接受妊娠糖尿病容篩檢,確診孕婦須自費接受糖尿病營養諮詢及配合控制項目,不少婦女因經濟、工作考量,並未積極接受治療,演變成一齣齣母嬰悲劇。今年7月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已開始全面給付妊娠糖尿病篩檢,12月起中央健康保險署也規劃4400萬元預算,全面給付妊娠糖尿病病患血糖試紙,也有醫材業者免費提供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機,粗估可為每名妊娠糖尿病孕婦省下1萬元的醫材費以及後續醫療衍生費用。

擔心血糖高,就不吃晚餐?專家破解「糖尿病7大迷思」

擔心血糖高,就不吃晚餐?專家破解「糖尿病7大迷思」#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糖尿病患友除了要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以外,錯誤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血糖忽起忽落!為了破解控制血糖上的困惑,以下特別整理出常見的7大錯誤飲食迷思,以及常見易搞混提供醣類或非醣類的食物,一起走出飲食迷霧!糖友常見的7大錯誤飲食迷思1.改吃鹹味點心,就不會影響血糖上升?不論口感風味是鹹是甜,餅乾本身就是由麵粉、蛋、奶油及糖等添加物製成。從食物製成原料中,我們可以看到麵粉是全穀雜糧類,消化吸收後血糖還是會上升,這都是使血糖上升的關鍵因素。2.朋友約聚餐,有糖尿病就不能外食吃大餐?糖尿病飲食跟一般人的飲食概念皆相同,如同營養師常說的:「不是什麼都不能吃,而是什麼食物都要酌量吃!」盡量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品、分量控制,就是糖友們的最佳飲食方針,吃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還是暖暖的火鍋,都沒問題!3.既然吃白飯會升高血糖,那我改吃燕麥片 / 穀粉就OK?!我現在早餐都改吃一碗公的燕麥片,再配上4湯匙薏仁粉和2湯匙芝麻粉,這樣血糖就不會上升了吧?以為只要不吃米飯就可以改善血糖,這是很多人的錯誤觀念喔!別忘了,燕麥片、薏仁雖然是高纖維食物,但這兩種食物都是全穀雜糧類,也是含醣食物,進食時仍需要控制分量和食物均衡搭配,才不會導致血糖飆升!另外提醒大家,市面上的穀粉包、燕麥飲等也常添加糖來調味,建議選擇無糖的選項,或是以無糖豆漿來沖泡,營養會更均衡喔!4.只要食物低GI,我就能放心吃!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GI)是指我們吃的含醣食物,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數值。但低升糖指數食物在胃腸中慢慢被消化、吸收後,仍會讓血糖上升。因此不論是否食物有標榜低GI,都要記得仍需要控制分量喔!5.只要標榜有「少糖」「無添加糖」,就不會讓血糖變高?少糖、無添加糖,不等於「少醣」或「無醣」,更不等同於不影響血糖喔!標榜少糖或是無糖,是指製作過程中減少或沒有額外添加糖,但如果這食物本身是全穀雜糧類、乳品類及水果類,這些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還是會產生葡萄糖,影響血糖。所以此類食物即便不加糖(砂糖、果糖、冰糖、蜂蜜、黑糖、紅糖),也不代表就不會影響血糖囉!下次記得先看看這食物是否為含醣食物,才不會不小心多吃了,血糖爆表!6.擔心血糖太高,我就不吃晚餐!我午餐都點一碗大碗的羹配上大碗的控肉飯,但這樣吃血糖肯定太高……不如晚餐就不吃了?血糖要穩定需要「定時定量」和「均衡飲食」,若大小餐一次攝取大量的醣類食物,那血糖肯定會超高!雖然下一餐自動減量或是不吃,但血糖波動仍會很大,還是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建議每餐要有主食、蔬菜及豆魚蛋肉類等不同種類的食物,且避免大小餐或只吃想吃的食物,以利血糖的控制。7.吃水果要注意分量,改吃無糖水果乾就可以放膽享用?水果的成分中含有果糖,不論吃起來有沒有甜味,或是曬乾、榨成果汁,其中皆含有醣,別被口感欺騙了!脫水後,水果的分量也會變少,2~3小片的芒果乾(約20克)就是一份水果,約20克的芭樂乾也是一份水果,偶爾吃也一定要節制喔!曬乾後的水果脫去了水分、也流失許多維生素,建議仍以新鮮水果為主。(本文摘自/失控的不是血糖,是你的飲食:講糖教你這樣吃,血糖穩定不飆升/如何出版)

三餐吃外送,30歲男暴瘦「●公斤」糖尿病提前報到

三餐吃外送,30歲男暴瘦「●公斤」糖尿病提前報到#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胰島素問世至今(2021)剛好100周年,自研發以來一路協助患者穩定血糖、降低胰臟負擔,現階段也有複方胰島素可以協助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年輕族群當心,糖尿病沒有想像中那麼遠!一名30幾歲男子平時生活作息不規律,三餐經常叫外送美食解決,近幾個月來容易感到疲倦,原以為是工作忙碌的關係,不料卻陸續出現經常口渴、多尿症狀,體重甚至在短短兩個月瘦了11公斤,直到本身有糖尿病的父母來探望兒子時驚覺有異,在家人堅持下就醫後,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9.5%,終於確診糖尿病,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胰島素治療迄今,糖化血色素穩定控制低於6%,症狀大幅好轉,也讓家人放心。糖尿病年輕化 更易忽略相關警訊近年來糖尿病已有年輕化趨勢,特別是第二型糖尿病人數大幅增加,然而,許多患者身處糖尿病前期卻渾然不覺!知名糖尿病診所院長陳炳錕表示,糖尿病與飲食息息相關,疫情期間活動量減少、經常叫外送美食解決三餐等因素都容易造成血糖劇烈波動,如果本身屬於高齡族群或是有糖尿病家族史更要提高警覺。前述個案雖然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卻因為年輕而輕忽糖尿病的警訊,等到有明顯症狀確診糖尿病時,高血糖已侵蝕大小器官的健康,各式併發症的風險也大幅提高。處於糖尿病前期 可藉由調整生活習慣恢復血糖界定糖尿病前期有3個條件:(1)空腹血糖介於100-120mg/dL (2)口服葡糖糖測試下,血糖值介於140-199 mg/dL (3)糖化血色素介於5.7-6.4%。陳炳錕進一步說明,當患者處於糖尿病前期時,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變差,需要更積極的調整生活習慣讓血糖恢復正常,避免攝取過多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如精緻澱粉製成的米飯麵食、高糖分的水果,若是已經確診糖尿病也應該正視問題,及早治療以防併發症的發生。確診時胰臟功能剩一半 及早接受胰島素治療陳炳錕指出,部分糖尿病前期或是初診斷糖尿病的患者對治療常有抗拒心態,甚至誤以為血糖高只是短期性的問題。其實,患者的胰臟功能在確診糖尿病時往往僅剩一半,處理血糖的能力也不佳,迫使胰臟需要拼命運作,應該立即接受治療穩定血糖。當患者的糖化血色素高於6.5%、空腹血糖超過120 mg/dL時會先以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尤其對於年輕族群而言,胰臟是要使用一輩子的器官,也建議及早接受胰島素治療以保護胰臟功能。胰島素問世至今(2021)剛好100周年,自研發以來一路協助患者穩定血糖、降低胰臟負擔,現階段也有複方胰島素可以協助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相較於傳統胰島素,一天一次的治療模式更加有效方便,也不易發生低血糖、體重增加的副作用。陳炳錕舉一名40歲個案為例,這名患者本身具糖尿病家族史,確診時糖化血色素高達近9%,考量到併發症風險,與醫療團隊討論後選擇施打胰島素,治療半年後糖化血色素降到5%,僅靠飲食控制即可穩定血糖,只須定期回診追蹤,不用加上藥物治療。好好正視高血糖帶來的影響,積極配合醫療團隊治療,其實血糖控制沒有那麼困難。(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染疫死亡率高8倍!醫籲共同照護預防併發症

糖尿病染疫死亡率高8倍!醫籲共同照護預防併發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在COVID-19疫情衝擊下,慢性病患者不但是染疫的高風險族群,其中糖尿病患者染疫後發生重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3倍,死亡率更高達8倍!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全國有近220萬名的糖尿病患,且每年以16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等於每4人就有1人恐罹患糖尿病。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張恬君指出,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主要因為糖尿病初期多數沒有症狀,導致病情一步一步「擴」及全身。當身體長期在高血糖的狀態下,容易提高併發症的風險,包含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危害自身健康。 疫情擅停追蹤用藥 陷高血糖重症危機在疫情嚴峻期間,不少糖尿病病友都暫停去醫院追蹤、檢查,但這種現象卻讓部分糖友陷入高血糖及重症危機,甚至有老人家血糖失控而不自知,結果昏迷、送急診。因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提醒糖尿病患,在疫情期間,更應做好血糖控制,切勿擅自中斷治療;按時回診追蹤、穩定使用藥物並做好自我飲食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定期血糖監測,以避免心腎相關合併症加乘風險。 近期德國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若有良好控制血糖,染疫後的重症風險並不一定會比一般人高。無形的壓力會影響血糖控制,若感到焦慮或焦慮,應主動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家人協助與支持,才能在身心靈上得到最好的照顧。 台灣推動共同照護+五大呼籲 提升三高控制預防併發症糖尿病為危害國人健康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加上台灣新冠病毒疫情仍未平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可能會提高新冠病毒肺炎的重症、死亡風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呼籲,希望透過實際行動提升民眾對糖尿病的認知、增加危險族群篩檢率並延緩糖尿病的發病時間,遵循糖尿病治療指引,結合大數據及新科技以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確保每位糖尿病患或高風險族群可以獲得需要的照護。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延緩糖尿病進程、避免從單一疾病到共病是持續努力目標,除透過藥物治療外,亦需強化個案之疾病風險因子識能,以增進疾病管理品質。」為強化國內糖尿病防治工作,國民健康署於全國22縣市全面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多科共同照護有效提升病人的三高控制,以預防或減緩心腎相關疾病等併發症之優質疾病照護為目標努力。 2021世界糖尿病日在新竹 點燈關懷「疫起控糖」2021年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ACCESS TO DIABETES CARE 糖尿病照護與自我管理」,強調疫情期間糖尿病患者須加強自我控糖,和醫護人員保持良好關係,一起做好糖尿病照護。為提升國人對糖尿病的疾病認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新竹市政府合作,將於11月6日(六)在新竹舉辦「2021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暨點燈活動」,並有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各大醫療院所共同響應參與,邀請民眾一同前往參與,呼籲大眾一同關懷、照護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疫起控糖 安心腎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