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癌後性問題產生時的應對之道

癌後性問題產生時的應對之道#疾病‧預防

(一)癌症治療後所產生的性問題會是永久性的嗎?癌症治療後男性所出現的性問題,許多都不會持續太久。舉例來說,骨盆手術或放射治療不久後所出現的勃起疼痛或射精疼痛,會在治療後逐漸消失。治療的壓力可能也會使荷爾蒙的濃度降低達幾星期之久。這可能會導致性慾降低,或是勃起問題。 如果您有性方面的問題,通常健康醫護團隊可以找出原因,並讓您知道復原的機率大約是多少。想知道這問題是否屬於醫療造成以及永久性的線索之一是看看是否任何情況下都會出現這個問題,要不然它就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而且只是暫時性的。舉例來說,如果您無法勃起,或是無法持久,是否是每次行房時都是如此?當您放鬆時、刺激自己的陰莖或是當您無意間看到某個吸引您的人時,是否勃起的情況比較好?如果您有幾個伴侶,是否和其中一人做愛時,勃起的情況會比和其他人在一起時為佳?但有些癌症治療可能會使男性的性功能出現永久性的變化。很難預期,哪個人會發生什麼事。舉例來說,可能有人在進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後,重新獲得勃起的能力,但其他人可能就不行。希望的叮嚀“當您覺得更能掌控自己的身體及生活時,會發現自信恢復了,性生活也跟著改善。”(二)克服暫時出現的性問題當男性老化或是健康出現問題時,興奮感再也無法使陰莖立即勃起。或許您只是需要更多時間,以及更多撫摸以獲得性興奮。有些男性在癌症治療後的第一次高潮發生在睡眠時的性愛夢中。如果您有這種情形,就證明您的裝備處於運作狀態。因為睡眠時勃起不為情緒或心智狀態所影響,是衡量男性身體所能發揮的最佳勃起狀態的指標。隨著就有待於您如何使醒時的性生活滿意。如果行房時無法達到高潮,或許是因為還沒發現好的刺激方式。甚至可以考慮買支手握型電動振動器。振動器可以提供非常強烈的刺激。試著做性幻想,或是看些情色故事或圖片。愈興奮就愈容易達到高潮。(三)找出可能造成永久性問題的原因治療後給自己幾個月的時間復原,並試著用幾種不同的方式來克服問題。如果問題並未解決,可以用特殊的醫學檢查來找出原因。您可能需要看一個以上的醫生找出問題所在以得到您所需之治療。檢查方式之一最常在睡眠中進行,稱為夜間陰莖勃起監測檢查。醫生可能會要您到睡眠實驗室待兩或三個晚上,以檢查您睡眠時的勃起狀態。晚上會有技術人員觀察您的腦波與呼吸狀況,以確定您的睡眠模式屬正常。同時,會在您的陰莖頭與陰莖底部套上橡皮圈,再連接到記錄器上。記錄器會測量夜晚時陰莖大小的變化。如果睡眠時勃起很硬,而且持久,則性諮詢對您的問題幫助應該很大。如果睡眠時勃起的情況很差,或是根本沒有勃起,可能就需要手術或是治療,以矯正這些問題。由於睡眠實驗室評估法所費不貲,大多數醫生會用其他方式來評估勃起的問題。許多醫生會給患者一個電子監控器,回家後於夜晚戴上。這是種相當不錯的檢查方式。用「掌斷尺」所進行的檢查,精確度就沒這麼高。掌斷尺是利用塑膠帶讓患者在睡眠時繞於陰莖幹上。當陰莖勃起時,根據勃起的硬度,會撐破測量器上一到三根塑膠帶子。張力尺是一個圓形裝置套在陰莖頭部與底部,它在陰莖勃起時會伸張,因而可以測出勃起的改變。其他在醫生診療所進行的檢查,可以測量陰莖的血壓與脈搏。這些檢查的目的,在於找出勃起問題是否肇因於血液循環受阻。這些檢查法大部份在陰莖幹注射藥物,使陰莖勃起,接著再用特殊的超音波或是X光檢查。有時也會進行生殖器反射作用檢查。其他一些常見的方法包括檢查血液中兩種與男性性功能最密切相關的荷爾蒙濃度,即睪固酮與催乳激素。(四)性諮商的幫助因焦慮所引發的性問題,一般來說,性治療師所提供的諮詢會很有幫助。就男性而言,焦慮所引發的問題包括:缺乏性慾沒有醫學關聯的勃起問題無法達到高潮早洩當疾病對男性性功能有所限制時,性治療還是可以幫上忙。但是目標可能會改變。舉例來說,治療師不會幫助男性完全恢復勃起的能力,而是幫助他和伴侶學著在不勃起的情況下,享受性愛撫。現在性治療師也會幫助男性及其伴侶決定是否以藥物或手術的方式來治療勃起問題。(五)是否有解決性問題的藥丸?「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一九九八年三月批准一種治療陽萎的藥物「威而剛」﹝Viagra﹞,而後有兩種相似藥vardenafil(Levitra) 及「犀力士」 (Cialis,)也被批准。這些藥可藉由增加流到陰莖的血液,幫助身體在受到性刺激時,達到及維持勃起的能力。這些藥對百分之五十因身體問題導致陽萎的男性相當有幫助。初步研究顯示,神經因攝護腺癌治療受損時,對這些藥的反應,不及其他身體因素所造成的陽萎,但是還需要更多這方面的研究以做定論。有幾種藥物會與這類藥相互影響,例如硝酸鹽﹝常用於治療心臟病如硝酸甘油酯﹞可能會與這類藥發生相互作用,導致血壓過低,這是可能致命的併發症。您必須告訴您的醫師所吃的各種藥。除上述兩種藥物外有時需要搭配抗憂鬱劑、周邊血管擴張劑或荷爾蒙製劑(六)荷爾蒙治療可以恢復性功能嗎?在極罕見的情況下,荷爾蒙失調的男性在接受睪固酮素荷爾蒙治療後,可以恢復性慾及勃起的能力。然而,荷爾蒙有時遭到濫用,大多數男性都有足夠的睪固酮,甚至五、六十歲以上的男性亦然。給予額外的荷爾蒙無法治療性問題,事實上還會有嚴重的副作用產生。除此之外,多餘的睪固酮可能會導致未檢驗出來的攝護腺癌生長及擴散。絕不建議有攝護腺癌病史的男性服用睪固酮藥丸,或是打睪固酮針劑,就算其荷爾蒙濃度很低亦然。睪固酮的最大用途在於幫助因高劑量放射線或化學治療導致睪丸受損的男性,做為暫時性恢復性慾及勃起功能的方法。只有少數男性真的需要額外的荷爾蒙。(七)如果陰莖神經或血液供應受損,是否有辦法恢復勃起的能力?如果導致勃起問題的原因只是將血液送到陰莖的動脈阻塞,目前已有些新的手術可以治療。醫生會把通常供應腹壁血液的動脈改道,連接到陰莖內的小血管。到目前為止,約只有四分之一的男性,勃起能力長期獲得改善。大多數男性在進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後的前三到十二個月,都無法自動勃起,若想勃起,需靠藥物或其他治療。這種手術對男性勃起能力的影響,與年紀以及是否採用保留神經的手術有關。幾乎所有進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男性,都應該預期勃起的能力多少會降低,但是年紀較輕的男性可以預期會恢復較多的性功能。依年紀而定,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男性,有百分之六十五到九十的人會變成性無能。如果手術保留攝護腺兩側神經,則六十歲以下的男性的性無能率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間。但是七十歲以上的男性,即便兩側神經都保留,性無能率會比較高。手術後性高潮的感覺,即使射精時沒有精液,應該還是很愉快,換句話說,也就是能體驗乾高潮。新的研究正在探索神經移植以恢復勃起能力的可能性,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判定成功率。手術技巧也透過神經刺激的使用而更上一層樓,這樣醫生就可以避免切到勃起所需的神經。還有一種方法是透過手術,切除使過多血液流出勃起的陰莖的靜脈,不過成效有限。雖然以手術矯正血液流通問題的結果令人失望,但有三種非手術性的治療使用相當廣泛:陰莖海綿體注射治療,經尿道放置前列腺素,以及真空吸引器,這三種方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之成功率。1、陰莖海綿體注射治療許多泌尿科醫生教男性將可以產生勃起的藥物,注入陰莖。患者在行房前幾分鐘,以酒精棉片消毒乾淨,透過一根很小的針,將稀釋的前列腺素打入一側之陰莖海綿體內,注射後以手指壓緊注射部位2分鐘。性興奮與藥物並用,有助於使男性勃起較以往更硬、更持久。陰莖注射也有副作用。少數人可能勃起後,一直不退。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必須立即赴急診治療。有些人在重覆注射後,陰莖海綿組織出現結疤的情況。患者本身通常不會注意到結疤的現象,但是嚴重時,可能導致勃起時永遠呈彎曲狀。治療嚴重結疤的方法,只有陰莖重建手術一途。2、經尿道放置前列腺素有一種代替陰莖注射,將前列腺素置入體內的新方法,是將高劑量的前列腺素做成像仁丹一樣大小的顆粒,放置在塑膠推進器中,由病人自行將推進器的尖端塞入尿道,並將前列腺素的顆粒推入尿道中,然後搓揉陰莖片刻,前列腺素就會經由尿道吸收進入陰莖海綿體,形成有效的勃起,維持時間可達三十至六十分鐘。尿道給藥法的臨床經驗顯示,目前僅見的副作用是部分病人會感覺到尿道灼熱感,以及使用上仍會有疼痛感,另外,由於該劑型的前列腺素劑量較大,所以如果沒有使用保險套,必須禁止口交行為,以免婦女吞入後引起子宮劇烈收縮,造成流產的可能。 3、真空吸引器另一種治療「真空吸引器」,真空吸引器在最近十年來已普遍被使用來治療陰莖勃起障礙,它是一種既安全又有效且無傷害性的物理治療方法。使用時,男性將一個塑膠圓筒套進陰莖內,再用一個手控或電動控制的真空器吸出空氣,使陰莖外形成真空狀態,如此將血液吸入陰莖海綿體內,造成動脈充血的功能而使陰莖勃起,而後將一個橡皮套套在套在陰莖根部,造成靜脈壓迫的功能,血液因此不能回流,而使陰莖持續勃起,病人因而有足夠的勃起時間,以進行性行為,橡皮套可以留在陰莖上長達半小時。有些人開始性接觸前就先使用幫浦,有些人則覺得花點時間前戲,讓陰莖部分勃起後再用效果比較好。真空吸引器所造成的勃起通常硬度很高,但是陰莖底部可能會旋轉,對性交時讓人感到舒適的體位有所限制。需要多練習,才能學會如何適當使用真空吸引器。真空吸引器使用前須經由醫師指導,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不妨礙射精。目前在台灣領有衛生署執照的美國製真空吸引器,其操作性、電動或手控、及費用可詢問醫療人員。4、人工陰莖或陰莖植入物如果陰莖海綿體注射治療以及真空吸引器無發改善勃起的問題,可以考慮人工陰莖或陰莖植入物。過去二十年間曾進行了許多此類的人工陰莖手術,這種手術至今仍是治療永久性勃起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使用的填充物有好幾種,其中之一是將兩根矽棒置於陰莖海綿組織中。如此一來,可以使陰莖外懸於軀體的四十五度角,永遠保持為約百分之八十的勃起。由於填充物置於尿道上方,因此不會影響排尿。現在大多數半硬式填充物都可以輕易地塑形。每根矽棒的中間為金屬核心。非行房時,把陰莖往上撥或往下撥,以便於隱藏時陰莖可呈彎曲狀。不論使用哪種半硬式填充物,都可以避免穿著運動短褲時,胯下突起,有看起來比一般更有份量的東西的這種尷尬場面。可伸縮式人工陰莖有可硬可軟的選擇。這種人工陰莖用的是完全置於男性體內的幫浦系統。在陰莖內放置兩個耐韌而可伸縮的矽圓筒,鼠蹊肌肉後方放置一個由鹽水及X光顯影劑混合而成的汽球狀水球。幫浦置於陰囊鬆鬆的皮膚裡面。所有零件以管道系統連結。平常時,水球中充滿鹽水,陰莖中的圓筒則空無一物。從外表看來,陰莖未勃起時,除了隨時都稍微飽滿一點外,看起來和一般人無異。當您準備好性交時,壓陰囊下皮膚中的幫浦數次,就可以讓陰莖變硬。這時鹽水會流到圓筒中,就像自然勃起時血液的作用,使陰莖脹大。性行為結束後,不想勃起時,壓一下幫浦底部的鬆解瓣膜,圓筒就會緊縮,鹽水回到水球,陰莖就會變軟。 更簡單的兩件式可伸縮人工陰莖,是半硬式與多零件可伸縮式的折衷方式。這種人工陰莖有兩個圓筒,與陰囊內的幫浦與水球相連結。兩件式可伸縮人工陰莖勃起時,無法像最新的多零件可伸縮式陰莖一樣持久而硬挺。陰莖未脹大時,會比半硬式人工陰莖軟,但是無法像多零件可伸縮式一樣軟而小。健康情況不佳的男性最好使用半硬式或兩件式可伸縮型,因為未來出現問題的風險較低,手術規模也比較小。但是,患有表淺型膀胱癌的男性,就需要可伸縮人工陰莖,因為半硬式矽棒會干擾膀胱鏡之檢查。工作或休閒時﹝慢跑、打網球、等等﹞活動量較大者,可能比較喜歡可伸縮型,因為這種人工陰莖比較不會妨礙他們活動。如果您想要認真考慮人工陰莖手術,在做決定前要事先查明資料,並和泌尿科醫生討論可能發生之併發症。已婚有固定伴侶的男性,在決定做人工陰莖手術時,應該參考伴侶的意見。伴侶必須了解手術的程序,也有機會和醫生討論他的恐懼或疑問。您自己對人工陰莖所能做到與不能做到的結果,必須有實際的期待。任何人工陰莖,都只是通過人工方法使陰莖變硬。陰莖植入物無法解決其他問題,像是性慾低落、陰莖皮膚沒感覺,或是無法達到高潮,也無法使不良的性關係變得琴瑟和鳴。伴侶在人工陰莖手術後第一次做愛後,應該開誠佈公地溝通。可能需要實施不同的觸摸方式、或是性交的姿勢。最好在嘗試性交前,確定您真的很興奮,而不只是因為陰莖勃起了,就開始行房。即便因勃起問題,無法插入,如能維持相互觸摸的伴侶,對人工陰莖的適應力會比較好。(八)如何使高潮的感覺強烈如昔?有些接受癌症治療的男性注意到高潮的感覺不若以往強烈,持續的時間也不如以往長。有時高潮的感覺稍微不那麼強,只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當人老化時,高潮時肌肉的收縮不如以往強烈。因勃起問題而使高潮的強烈感嚴重減弱,可能是焦慮或神經系統受損所造成的。這種情況下,治療勃起問題可能無法改善男性高潮的感覺。癌症治療後只有乾高潮的男性也表示,有時他們的感覺不若以往強烈。少數幾種藥物可以增強男性性高潮時的感覺。但這些藥物會有危險的副作用,或是在使用幾個劑量後失效。一個常識性的建議,在做愛時,使您盡可能的達到最興奮的狀態,把注意力放在快感上,或是有性幻想上,並花久一點的時間在前戲上。如果您覺得自己就快達到高潮了,要求伴侶愛撫的動作放慢點,讓您冷靜點。讓您的興奮之情稍稍緩和一下,然後重覆幾次,直到您真的達到高潮。自我刺激時,也可以練習這種逗趣技巧。當您覺得很興奮時,停止觸摸陰莖,就算勃起稍微消退亦然。然後再次愛撫自己,停止再重來,重覆幾次,直到射精為止。不論自慰或是和伴侶一起,確定完全勃起後,再用強烈、有節奏的愛撫使自己達到高潮。有些人學會用軟軟的陰莖射精。但是他們也發現,如果能使高潮推遲到勃起達最硬的時刻,高潮的感覺就會更為強烈。(本文擷取自「男人的癌後性福」手冊,由癌症希望協會發行。)

漫談青少年吸入劑成癮

漫談青少年吸入劑成癮#疾病‧預防

報載去年八月份台中市一名男子,染上毒癮又沒錢買毒品,居然轉而吸瓦斯解癮!好多次偷攤販放在戶外的瓦斯桶,開了瓦斯就吸!恍惚之餘,還當場點煙抽,萬一引爆、後果不堪設想!一日凌晨他吸了瓦斯、精神恍惚,抓著兩把刀去搶超商,但是居然只搶了一個便當!上述事件其實離我們不遠。因為各式各樣的吸入劑隨手可得,也都有成癮性,其威脅可說是不輸給毒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美國,百分之二點八的亞太裔青少年承認曾經在過去一年中使用過吸入劑,而白種青少年則有百分之四。吸入劑更是進一步日後接觸毒品的橋樑。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日常用品可能成為被濫用的吸入劑:溶劑:膠水、簽字筆、修正液、橡膠水、家用清潔劑、油漆稀釋劑、乾洗溶劑、洗甲水等。氣體:醫學治療使用的氣體例如乙醚,科羅芳和氣化亞氮(笑氣)、汽車蠟、油漆、丁烷打火機、罐裝瓦斯、冷氣機冷卻劑 (冷媒)、汽油、以及噴霧式瓶罐包括:保護衣料用噴劑、烹飪用噴劑、除臭劑、空氣清香劑。吸入劑中含有丙酮(acetone)、苯(benzene)或甲基苯(toluene)等化學物質,吸入後可引起漂浮、欣快、興奮的感覺,也因此有其成癮性,此外,還會引起走路不穩、頭昏及口齒不清的現象,更進一步可能有認知障礙、判斷力差、變得兇暴、呈現攻擊行為等。吸入劑對身體的危害亦很多元化,最嚴重的莫過於「嗅聞暴斃」,可能會在吸入期間或是剛剛結束時發生。其原因在於吸入的氣體取代了體內的氧氣,令吸入者窒息;或者是導致心臟工作過量,引起跳動加速及不規則,甚至心臟停止而致死。在美國,每年都有年輕人因為使用吸入劑而送命。另有數以百計的年輕人的身體,如腦、心臟、肝臟、腎臟和肺部因此受到嚴重損傷。既然我們知道吸入劑的危害與潛在的被濫用性,怎麼樣關心注意您的孩子呢?許多家長都有一種誤解,認為功課好、家教好,孩子就不會有吸毒的問題。事實上,良好的家庭互動與溝通,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以下是我們所建議您可以做的努力:就有關吸入劑和其他毒品的問題進行自我教育:熟悉可能被孩子誤用的產品種類,以及吸用後產生的生理狀況。明白家用物品在正當使用的情況下是安全的(例如適當通風,使用面罩或者戴手套)。只有在孩子故意為了感受「high」而吸入這些氣體的情況下才是危險的。與您的孩子溝通使用吸入劑的危險和後果:問他們對於吸入劑所知多少,然後仔細傾聽以瞭解他們的經驗。不要用足以斷絕進一步交流的方式來回應。如果孩子說了什麼具有挑戰性或令您震驚的話,用心平氣和的討論來回應,談談為什麼有些人會吸毒,以及他們這麼做所冒的風險和必須面對的危險。向孩子說明使用日用品整理家務和為了好玩或者「high」而吸用的差別。幫助他們瞭解使用吸入劑可能致死。認知您在孩子生命中的影響力:學校中的毒品教育不應是作為防範您的孩子使用毒品的唯一途徑。身為家長,您是孩子生命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勝過朋友﹑老師,或是其他成年人。告訴孩子絕對不要為了「high」去嗅聞或吸入任何物品,這個忠告可能會救了他們的命。注意孩子的動向:哪怕他們已經是十幾歲的青少年。家長必須承認孩子有機會接觸毒品而且有可能染上毒癮。但是,如果孩子知道家長對他們的一舉一動非常清楚,他們嘗試毒品的可能性就會減少。最後做個結論: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真誠的關心,但期待長大的他們又會希望擁有自主的空間!猶如一項藝術品般,每位父母的偉大在於雕塑的過程,多一分少一分,卻都不是恰到好處!與您的孩子之間,從小培養良善的互動是重要的,也是遠離歧途的不二法門。

什麼是臨床試驗?

什麼是臨床試驗?#疾病‧預防

「醫師,您要我參加臨床試驗,是不是把我當白老鼠?」「醫師要我參加臨床試驗,如果我不參加,醫師會不會不高興,不盡力醫治我的病?」,這是臨床試驗常遇到的問題。臨床試驗也稱為人體試驗或臨床研究,指的是評估藥物或醫療技術對人體效果的方法。臨床試驗的立法起源於美國,1906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防止仿冒食物或藥品的黑心貨上市,1912年美國成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簡稱FDA),目的是要確保食物、藥物、生物產品、及化妝品的安全。到了1930年末期,發生一種含有硫質的藥物(Sulfanilamide)使用後導致100人死亡的慘痛事件,這個藥物在上市前並未做人體試驗。1938年美國國會通過新的法案,要求新藥上市前需要提出藥物的安全報告;1962年新法更進一步要求新藥除了提出安全性報告外,也需要有療效的報告。因為新藥需要繁複的安全與療效報告才能取得上市許可,開發一種新藥需費時至少10-12年,投資金額至少都要4-5億美元。國內隨著科技的發達,國際交流日趨密切,也有不少國外藥廠尋求與國內醫院合作藥物臨床試驗的機會,這也表示我們的科技與法規受到國際的肯定。國內對臨床試驗也有完善的法規保護受試者,規定只有在教學醫院才可以進行,進行人體試驗前需要事先提出研究計畫,由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通過。依據我國「藥品優良臨床試驗準則」規定,「人體試驗委員必須至少由五位專業人士組成,包括具備足夠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醫療科技人員,及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為法律專專家和社會人士等非醫療專業人員」;另醫療法也規定:「教學醫院進行人體試驗時,應善盡醫療上必要之注意,並應取得接受試驗者之同意」。這些法規目的無非是要研究符合倫理,給參與者更多的安全保障。事實上,美國是全球臨床試驗進行最多的國家,以美國的人權標準,可想而知臨床試驗絕對不是把人當白老鼠,病人有權不參加臨床試驗,並不影響醫療的權益,但對參與者我們更應由衷的感激,畢竟現在的醫學成就,是過去參與臨床試驗者的貢獻,現在的參與者同樣貢獻未來的人。

另類兒童性侵害

另類兒童性侵害#疾病‧預防

報載藝人李明依曾在其新書記者會上,透露童年時受到親人的性侵害和暴力相向。在寫新書七個月中,她重新審視自己的成長過程和婚姻,意外產生了心理治療的結果。所謂「兒童性侵害」,乃旨十八歲以下之兒童,由於對性活動未能真正了解,成人用威脅或利誘其參與性活動,而此等性活動已明顯違反法律或家庭角色對個人的期待。這些性活動可包括猥褻、強暴、亂倫、性剝削等等。李明依提到:「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抽離自己,來把這本書看成是一本充滿離奇的故事書。」同時,她也表示:「......越掩飾這件事,卻越來越困擾我。」在臨床個案身上,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她們習慣用抽離情緒」的方式,面對心中深處的痛,然而這種方法雖然讓她們暫時「不痛了」,但她們仍然有長期失眠與憂鬱等的症狀,甚至對於親密關係感到不安與害怕,結果變成「越躲它,就越擺脫不了它」。研究顯示,50%的性侵害犯罪加害者(簡稱性侵犯)年齡在31歲以下,97%的性侵犯為成年異性戀者;祇有8%~10%的性侵犯是陌生人,40%是兒童所認識者,而高達47%的性侵犯為兒童家庭的成員。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兒童進入被性侵害的過程,並非被「暴力」佔有,而是被「溫柔」吸引,故使孩子的內心充滿了矛盾的情感。李明依的父親在多年前已經過世,她原本以為這些事情,會隨著人的過世一起被埋葬,但後來才知道「那個傷害會留下來繼續折磨活著的人」。李明依的這番話,道出許多受害者心中最深沉的傷痛:縱使物換星移,人事已非,但心中的痛永難磨滅。在這樣的情形下,有時心理治療師會運用心理劇技巧,重建場景,讓個案有機會與親人對話,宣洩出內心壓抑已久的情緒,進而協助案主度過「未竟事宜」所帶來的負面結果。心理治療中的完形學派主張,人們心中留有遺憾的「未竟事宜」,會導致個體適應上的障礙。一般來講,兒童性侵害所造成的影響有下列幾種:一、   創傷的性經驗:由於性侵犯在侵害之後,常給予兒童言語或物質上的獎賞,這可能導致受害者認為性及身體是換取各種需要的工具。創傷的性經驗所產生的影響,可分為即時和長期兩類(表一)。二、   被背叛的感覺:當兒童發現自己所信任的、所愛的大人竟會傷害他,會有被出賣的驚恐,而此種被背叛的感覺,比侵害者是陌生人來得強烈。因被背叛的感覺而造成的影響,亦可分為兩種(表二)。三、   羞辱感:有一些情況會使兒童因性侵害事件而感到羞辱,而這些情況往往造成受害者的罪惡感、羞辱感、無價值感,或認為自己是邪惡的、是自己的過錯造成的(表三)。四、   無力感:兒童的無力感來自兩方面,一是違反自己意願的情況下從事性活動;二是受害者多次經歷被傷害、被毀滅的畏懼。性侵犯透過說服、暴力等方面,使兒童不得不進入被侵害的歷程,且擔負著身體被傷害、精神被壓制的懼怕。與無力感連接的影響,亦可區分為兩種(表四)。數年前的科學人雜誌,刊登了一篇名為「受虐兒的腦傷害永難平復」的文章,介紹了目前已獲科學研究證實的幼年創傷之神經病理機轉。此文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泰闕所撰,他在文末特別呼籲: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去避免幼年創傷事件的發生,因為它會造成患者長久的腦部損害。顯然,性侵害事件,不僅造成個案心理、社會方面的痛苦,腦神經方面的生理傷害也已獲證實!筆者認為,曾經遭受性侵害者,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復原。在專科醫師的協助下,患者先認知被侵害的真實性;接著,在恢復痛苦的記憶後,重新處理自己的感覺;然後,受害者要原諒自己,停止自責和自我傷害;其次事饒恕,如經上所言:「你們要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14節)再來是與別人建立安全、健康的親密關係;最後,即能把「受害者」的標籤徹底去除。此外,亦可透過寫書(如李明依小姐把童年經歷和婚姻撰寫成冊)、寫詩詞、記日記等方式,把內心的壓抑和痛苦宣洩出來,達到心理治療效果。表一、創傷之性經驗所產生的影響表二、被背叛之感覺所造成的影響表三、兒童因性侵害而感到羞辱的情況表四、無力感所引發的影響

醫療行為的保密倫理

醫療行為的保密倫理#疾病‧預防

一、前言:醫師握有病人健康資訊的醫療隱私,尊重病人的醫療隱私是建立良好醫病關係的重要條件,因此醫師有職責要尊重病人的醫療隱私,希波克拉底宣言提到:「無論與我的專業有無關係,我所看到或聽到有關病人的ㄧ切,絕不加以宣揚,我將確保所有的秘密。」然而在一對一的醫療關係已不在,轉為重視醫療分工及醫療團隊的醫療制度,絕對的醫療保密不可能提供有效的醫療,況且在現今複雜的社會存有許多的「侵擾因素」影響著醫療保密。因為醫療隱私已不再有完全保障,醫療保密的絕對本質已嚴格地受到挑戰,醫療專業人員不僅要面對更形困難的醫療保密,原以病人取向的保密倫理已轉向重視整體社會安全,即在「社會安全(或第三人安全)重於病人個人隱私」的信念下,要求醫師等醫療人員有舉報或預警的職責,更使得醫療專業人員陷於「病人隱私權」和「專業上舉報義務」的兩難選擇,因此醫療保密不僅有法律責任,更是倫理責任的重要課題。 二、醫療保密的倫理 醫療行為過程中的保密職責已成為基本的倫理義務,因此無任何理由地透露病人的醫療資訊,很可能就會面臨醫學倫理上的非難。病人有權利希望有關他(她)們的醫療資訊能被醫師保密,因此當醫師被要求提供病人的醫療資訊時,醫師應該要:通知或查核病人知曉其醫療資訊的揭露。尋求病人的表達同意。保持最小的揭露需求。明白法律的要求及限制。根據NHS在1997年回顧病人資訊的使用狀況後,提出六點建議:(1)證實醫療資訊的要求目的。(2)除非絕對需要,不要利用病人的醫療資訊。(3)利用最少的病人醫療資訊。(4)接觸病人醫療資訊應該是在絕對必須知道的基礎上。(5)任何人接觸病人醫療資訊都應該要知道他們的責任。(6)明白且能遵從法律。三、醫療保密的例外醫療專業人員應遵守醫療保密的倫理原則,但在某些特殊情況是可例外地容許揭露病人的醫療資訊。Arthur及 Swanson的文獻報告中,曾舉出保密的例外的數種情形:(1)病人會危及自己或他人時:法律將生命身體安全置於保密的考慮或隱私權之上,即對人的保護居於優先,因此有預警責任。(2)病人要求透露資料時:假如病人公開的同意其醫療資訊的揭露,醫師就不再負有不揭露的職責。換言之,病人的揭露同意僅意謂「保密職責的不存在」。(3)法院要求透露資料時:當法院基於公平正義或社會安全的理由,判定透露醫療資料是必需的,則醫療人員維持保密的法律責任即已解除。(4)治療人員正接受有系統的臨床督導時:在被治療者知曉治療的內容將被用於督導之中時,其已放棄了被保密的權利。(5)有關的助理人員處理被治療者的相關資料和文件時:病人應被告知有關的助理人員將會在例行的登錄和歸檔時經手這些記錄(6)需要法律和臨床上的照會時:病人應被告知,治療者有倫理上的權利以獲得其他專業治療者對治療進展狀況的意見,不過那些被照會的治療者的姓名也應告知病人。(7)病人在法律程序中提出了其心理健康上的問題時:例如在子女監護權的訴訟案件中,父母提出了有關心理與身體狀況的問題,然後他們授權治療者透露其資料。(8)第三者在場時:被治療者知道除了治療者外之第三者在場時,若允許第三者在場,則放棄其隱私權。(9)被治療者未滿18歲時:父母或監護人有法律上的權利以知曉未成年人與治療者間的溝通。(10)機構內或制度上的資料分享是處理過程的一部份時:雖然在基於對被治療者的利益考量上,機密的內容可分與專業的同事分享,但是,被治療者必須被告知會此一情形。(11)在刑事系統中分享資料是需要時:基於系統運作的利益和對案子處理上的考慮,由囚犯口中所得知的資料,雖可視為機密的資料,可能會在系統中被透露出來。(12)在被治療者透露,資料的目的是尋求達成其犯罪或詐欺行為的建議:此時的治療者義務由保密轉而變成對社會免於犯罪活動的保護。(13)治療者有理由懷疑有兒童虐待、家庭暴力等情事發生時:目前的法律要求舉報)知悉的兒童虐待事件及懷疑有家庭暴力嫌疑者。四、醫療保密的衝突醫療專業人員在臨床工作會因為某些狀況而必須揭露或利用病人的醫療資訊,因此也就產生面臨醫療保密倫理衝突,此尤其見於預警職責及舉報責任。(1)預警職責(The Duty to Warn) 「預警職責」的倫理問題是於1976年美國加州大學發生「Tarasoff案件」後,逐漸受到關切及重視。加州最高法院的判決指出:「一個醫師或心理治療者,當認為某個病人有殺害或傷害某人的可能狀況時,都必須採取任何合理且需要的措施。通知潛藏的受害者及其家屬、有關當局」。(2)舉報責任(reporting)隨著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病例數日漸增多,以及家庭暴力、兒童虐待事件的增加,舉報愛滋病、家暴、兒虐事件等已變成為醫療專業人員必須去正視的倫理與法律責任,況且在其兒童福利法、家庭暴力防制法和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中,均有明白要求醫療專業人員負有舉報的法律義務。 五、結論1983年國際醫學倫理準則指出:「醫師應有對病人保守醫療上秘密的義務」。醫病的信賴關係部份是建立在社會普遍相信:「病人應有隱私權」。然而Tarasoff案例的發生,令我們必須在「醫療保密」的意涵上重新思考;個人隱私的保障與社會安全的保護必須重新定位,法律義務和倫理職責必須再權衡。

睡覺不再“斷了氣”

睡覺不再“斷了氣”#疾病‧預防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選擇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所有睡眠呼吸疾病的總稱。雖然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經常在診斷時被忽略,卻可藉由一些明顯的危險因子,例如肥胖、特定的上呼吸道結構、粗頸圍與高血壓,作為參考指標。此外,白天過度嗜睡或睡眠中突然嗆醒,也可能是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線索。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後患無窮,患者可能因為過度嗜睡引發車禍,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比較大,必須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才能防範未然。修正生活習慣是治療的第一步醫師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都會先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衛教,選擇治療方法時,不僅要參考病人的呼吸障礙指數 (apnea hypopnea index),也要視症狀,病情輕重與精神狀況而定。一般來說,輕度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只須修正生活習慣即可。事實上,這也是所有患者必須遵循的鐵律。所謂的修正生活習慣,包括減重、戒酒、戒煙、解決鼻子的阻塞問題等。研究顯示,患者在減輕10%的體重以後,可以降低26%的呼吸障礙指數。另一項分析指出,顏面手術可解決或改善84%患者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常與睡姿有關,患者最好不要正躺,避免正躺的方法之一是在較貼身的睡衣中,沿著背部脊柱塞入網球。至於貼在鼻子外側或鼻腔內的鼻擴張貼片,以及口鼻潤滑油,對防止睡眠呼吸中止是否有效,迄今沒有明顯的研究證據支持。正陽壓呼吸器是最佳治療主角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依賴正陽壓呼吸器。正陽壓呼吸器系統的供壓部位,可傳遞不同的壓力,另有密閉的鼻面罩、口鼻面罩,連結面罩與供壓部位的蛇形管。其他設備還包括潮濕瓶,在預設時間內,使壓力逐漸上升至標的,以及可被下載的監測器。正陽壓呼吸器為可攜帶式,可以在臥房以外的地方或出國旅行時使用。正陽壓呼吸器以消除呼吸障礙及打鼾為目的,可有效降低呼吸障礙指數,有助於改善患者心血管狀況,減少未來因心血管疾病而住院的機率,並且即使患者正值睡眠中容易發作的快速動眼期,並且睡姿為正躺時,也不會影響測定。然而,它對患者來說略嫌笨重,依據臨床經驗,20%至40%的患者無法按照醫囑規律使用。因此,為了增強患者的適應力,醫事人員會詳細指導患者使用正陽壓呼吸器的技巧,尤其是面罩的適合度,並與病患家屬討論有關正陽壓呼吸器的定位法。此外,醫院還提供患者電話諮詢服務,治療一個月後進行追蹤,同時要求患者每年複檢。在複檢時,我們會替病人量體重與血壓,檢查正陽壓呼吸器有無問題,評估有無正確使用,通常根據問診即可推測患者有無舊疾復發(如打鼾與白日嗜睡)。患者在使用正陽壓呼吸器的過程中,如果依舊打鼾,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正陽壓呼吸器的度數需要向上調整● 睡覺時,鼻罩固定在臉上的方式不正確。● 設備需要檢查。供壓裝置1年至少要檢查1次,鼻罩每6個月要檢查或更換。經過治療,患者白天若能過度嗜睡,有可能是對正陽壓呼吸器不適應、執行技術有問題、壓力度數不正確、睡眠習慣不好或其他睡眠問題所致,另如患者體重增加、在睡前喝酒等因素都應列入考慮。另有一種雙陽壓呼吸器,是使用正陽壓呼吸器治療失敗者的另一種選擇,多半適用於60歲以上或鼻黏膜異常、做過UPPP手術的患者。假如病人實在無法適應正陽壓呼吸器,應由睡眠醫學專家再次評估,才能決定是否停用。一般來說,當病人體重改變超過10%、有進行手術的計畫或其他治療選擇,例如裝置口內矯正器或接受上呼吸道手術,即可考慮停用。使用口內矯正器應與牙醫配合 口內矯正器是藉由物理性的擴張,將下顎骨或舌頭往前拉,可以緩解不適,穩定上呼吸道,大部分的患者在使用後,鼾聲明顯改善。比起正陽壓呼吸器,口內矯正器比較容易攜帶,異物侵入感較少,患者的適應率達到75%至90%。然而,口內矯正器也有缺點,常有患者抱怨用後口腔疼痛、口水過多,在早晨會出現短暫的口腔潰瘍。由於使用口內矯正器的患者,必須有足夠數量的牙齒讓矯正器依附,並且在使用時不能有牙齒或顳顎關節疾患,因此在治療階段要與牙醫密切配合。口內矯正器降低呼吸障礙指數的效果比不上正陽壓呼吸器,比較適用於症狀為輕度至中度,不能或不願意接受其他治療方式的患者。如果患者年紀較輕,BMI較低,頸圍較小,呼吸障礙指數較低,並且屬於姿勢型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預後較佳 。上呼吸道畸形可用手術解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各式各樣的上呼吸道手術可以選擇,上呼吸道手術適合症狀較輕,上呼吸道有明顯畸形的患者,但因很難完全確定阻塞的部位,手術結果充滿挑戰性,患者有時也會忽略術後追蹤的重要性。(本文由 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杭良文及睡眠中心技術員 廖婉育 合著)

猝睡症出現與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

猝睡症出現與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疾病‧預防

紐約七月十七報導,許多有猝睡症的病人於快速動眼期時,不會有肌肉鬆弛及週期性腳動,根據七月睡眠學會發表的報告,其特徵也和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相似。早期的研究指出猝睡症與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RBD)病人的特徵相似,作者說明特別是在快速動眼期時的不規則性。Dr.Yves dauvilliers From Universite de Montpellier 1,France評估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的病患,所知的快速動眼期睡眠的特徵──包括在快速動眼期時具有肌肉鬆弛──是不健全的,下顎的肌電圖是活動的,且快速動眼期(REM)會密集出現-由16位病人同是具有猝睡症與猝倒,16位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RBD)病人及16位對照組得知。患有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RBD)的病人(但在猝睡病及對照組中則無這樣的病人)其報告多數顯示在睡眠中會有將夢境表現出來的行為。猝睡症的病人在清醒與睡時發生週期性腳動的情形,比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病人與控制組還要多。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的病人,在快速動眼期的時期,會有每小時超過5 次以上的週期性的腳動,相對於77.6%的猝睡症和 33.3%的控制組來說。Dr.Dauvilliers and Colleagues 指出,快速動眼期缺乏肌肉鬆弛,通常在猝睡症病人(70.5%)和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病人(41.4%),比control組(89.2%)還要不常見。 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病人下顎的肌電圖具有高活性,佔較高百分比(29.3% ) ,接著是猝睡症(Narcolepsy)病人佔(23.%)跟控制組佔(8.7%)。有調查顯示,研究證實猝睡症病人,如同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病人,在快速動眼期缺乏肌肉低張力,與在快速動眼期下顎的肌電圖的活性增加,比起控制組,都具有較高的百分比。“另一可能的推測,猝睡症病人的快速動眼期,在二種相性整體性的缺乏抑制,可能是神經生理缺陷所導致。例如下視丘分泌素缺乏”,”原發性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會出現不同快速動眼期及下顎的肌電圖的活性,與含有控制眼球活動的動作神經的腦幹,選擇性的受損有關。“這些結果證明,下視丘分泌素的減少和dopaminergic的異常,釋出到腦幹,可能導致睡/醒狀態的調控。”為了確定這個假說,未來研究快速動眼期行為疾病病人及猝睡症的病人,應該測量與確認腦脊髓液中的下視丘分泌素,在快速動眼期缺乏肌肉低張力的關係。(譯者 余靜如)

胰臟炎

胰臟炎#疾病‧預防

輕微的胰臟炎目前並無特殊的藥物能減輕已經發生的胰臟炎,所以治療主要是支持性療法,也就是藉由禁食及輸液(點滴)的補充,來防止胰臟繼續分泌胰液,而造成更進一步的自體破壞,對於腹痛則投予適當止痛劑,通常病患能在5至7天內獲得緩解而恢復進食。嚴重的急性胰臟炎有高死亡率,因此除了上述治療外,最好能在加護病房作24小時的監控。須給予病患大量的點滴,以預防脫水。儘管如此,仍然有許多的病人會併發心肺及腎等器官的衰竭,而需要呼吸器及洗腎等治療。另外需考慮投予預防性的抗生素,以預防感染。假使不幸產生感染,比如發生胰臟膿瘍,在投予抗生素之外,可能需要從體外插管做膿瘍引流,或開刀進去清創,才能使感染得到較好的控制。在營養補充方面,通常需經由鼻子插根管子到空腸進行餵食,如此可越過胰管的開口,防止餵食時造成胰液的分泌,也可防止經由靜脈補充營養可能造成的感染。但若病人脹氣很厲害,腸蠕動很差,只好經由大靜脈(在鼠蹊部或脖子打針)來補充營養。在去除病因方面,喝酒的病患必須戒酒。高血脂的病患可投予降血脂的藥物。膽結石引起的胰臟炎,大部分病人的結石會掉入十二指腸,如仍然卡在總膽管或胰管開口,則須做內視鏡,將膽胰管位於十二指腸的開口切開,再將石頭取出。進一步則建議病人將膽囊切除,以避免胰臟炎復發(復發率約30至50%)。飲食上有何注意事項?喝酒所造成的胰臟炎,當然要戒酒才能防止胰臟炎的再發。對於飲食的建議,則希望病患能少量多餐,少吃油膩的食物,以預防膽結石的生成及胰液過度的分泌。本文作者/張維倫(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長期酗酒是胰臟炎元凶之一慢性胰臟炎大多是長期酗酒(70%到80%) 引起的,病患年齡多半介於30歲至40歲之間,男性的發生率多於女性。主要是在急性胰臟炎發生後,病患繼續喝酒,造成胰臟不斷的發炎及破壞,最後導致胰臟功能下降所引起。所以患者除了有腹部疼痛的症狀之外,因為胰臟功能的下降,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體重減輕和糖尿病等現象。治療方面,除了補充消化酵素以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外,還要補充胰島素來調控血糖的平衡。對於疼痛的控制,常常是患者最大的困擾,也是醫師最大的難題,有時需要用到嗎啡類止痛藥才有效。對於這類病患,藥物成癮常常是一大隱憂。嚴重者甚至要做神經阻斷或開刀治療等等。所以,奉勸各位酒國英雄,還是儘早戒酒吧。(本文擷取自「消化道關鍵報告」一書,由原水文化出版社發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