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新聞

為什麼麻醉千萬別「只麻上半身」?醫:關鍵風險在⋯

為什麼麻醉千萬別「只麻上半身」?醫:關鍵風險在⋯#圖輯新聞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上次換關節時,半身麻醉一針打完就不會痛了,這次手術也可以只麻醉上半身就好嗎?」76歲張女士前年因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接受膝關節置換,當時麻醉方式為半身麻醉,接受麻醉後手術也順利完成,術後恢復良好。這次因在陽台洗衣服時不慎滑倒,右手著地後造成手腕附近的右橈骨骨折劇痛,經骨科醫師評估需要開刀固定。在術前麻醉評估時,張女士想起上次換關節時只有下半身麻醉,因此這次先請教麻醉科醫師。   半身麻醉分2種 用針穿脊髓神經注麻藥 新竹台大分院麻醉部醫師陳柏思表示,以傳統定義的半身麻醉來說,僅麻醉上半身不但難進行脊椎穿刺,且副作用風險極高,因此答案是不行的。半身麻醉主要分為「脊椎麻醉」和「硬脊膜外麻醉」2種: 1. 脊椎麻醉:以一根細針(粗細大約與疫苗注射針頭相仿)從脊椎骨間的空隙穿入脊髓腔,將麻醉藥注射進脊髓液中而麻醉脊髓神經。 2. 硬脊膜外麻醉:以一根較粗的針(大約與傳統鉛筆筆芯相仿)從相同位置進針,到達硬脊膜外腔後置入一根細塑膠軟管並從中給予麻醉藥物,以麻醉附近的脊髓神經節。藥物可以從軟管多次給予,減痛分娩就是屬於此種麻醉方式。 在大部份手術情況下,麻醉科醫師說的「半身麻醉」其實是指脊椎麻醉。其操作單純、止痛效果良好,藥物只作用於脊椎神經,因此對其他器官如心、肺、肝、腎等影響較少,是一個相對安全又有效的麻醉方式。尤其對於年老且心肺功能較差的病患,在接受下肢或下腹部手術時,脊椎麻醉是十分理想的麻醉方式。 可麻醉下半身卻無法麻醉上半身 關鍵差異在脊椎空隙 「為什麼不能麻醉上半身呢?」陳柏思進一步解釋,上半身若要進行脊椎穿刺十分困難,且副作用極大。人體脊椎從上而下分為頸椎、胸椎、腰椎和薦椎,頸椎和胸椎骨頭堆疊緊密,骨頭之間空隙相當狹窄,注射針不易進入脊髓腔注射藥物;相對腰椎間的空隙很大,注射針容易進入到脊髓腔。 加上人體脊髓從頸椎出發,到達腰椎第2、3節左右會從圓柱狀分散成很多根神經束,神經束在脊髓液中就像麵條泡在湯裡是可以移動的。因此細針從腰椎水平進入脊髓腔時,細針比較不會對泡在脊髓液裡可移動的神經束造成傷害,相對於頸椎胸椎來說較為安全。 若麻醉頸椎神經,呼吸會被阻斷! 陳柏思補充,脊椎麻醉的特性是:「當某一水平的脊髓神經被麻醉後,此水平以下大部分神經傳導都會被阻斷。」例如:「在腰椎水平進行麻醉,腰椎和薦椎神經都被阻斷。若在頸椎水平進行麻醉,則頸椎、胸椎、腰椎和薦椎全都受到影響。代表全身除了腦部外,大部份器官都會失去控制,這是會危及性命的。」 陳柏思表示,由於下肢和下腹部的神經大都由腰椎和薦椎發出,所以只要在腰椎水平進行麻醉即可順利進行手術。但掌控手臂的神經是由頸椎發出,且出發點附近有控制橫膈膜呼吸的膈神經,因此若從頸椎麻醉而阻斷手臂神經的話,會連呼吸一起阻斷,因此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現今隨著工具和藥物的發展,麻醉方式已有更多元化的應用,針對不同手術與疼痛控制也有著更精準及安全的選擇。陳柏思也建議民眾在術前麻醉評估時,不妨與麻醉科醫師多加討論及了解。

坐骨神經痛怕脊椎開刀?醫:這手術「1公分傷口」搞定

坐骨神經痛怕脊椎開刀?醫:這手術「1公分傷口」搞定#圖輯新聞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坐下時下背疼痛、屁股有灼燒針刺感,卻找不到原因?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長期壓迫到坐骨神經所致。許多病患常會害怕脊椎手術傷口大又恢復慢,導致拖延看診與治療時機。   29歲李小姐近2個月來出現右側下背痛問題,雖然有持續接受復健治療,但疼痛卻未能有效緩解。直到至大醫院求診,才發現是腰椎第5節及薦椎第1節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右側坐骨神經根而產生不適感。 而63歲的王先生,某日下班後開始出現左側坐骨神經痛的情形,嘗試多種藥物治療後仍無法改善,經醫師檢查確認為腰椎第4、5節椎間盤突出。 下背痛、腿灼燒感逾1週 恐腰椎突出壓迫坐骨神經 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曾威傑表示,坐骨神經痛其實只是神經被壓迫後造成的「症狀」,原因通常發生於腰椎椎間盤突出,導致壓迫到腰椎神經所引起的疼痛,一般會出現下背痛、腳麻無力等狀況。 生活中常需要搬重物、久坐、肥胖、姿勢不良者,都容易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發生。若出現以下7種症狀並超過1週以上,就要當心: 下背痛 麻木感、刺痛感 腰、屁股、腿感覺疼痛,尤其是坐下時更明顯 有針刺般、燒灼感延伸到整條腿 感覺異常,穿鞋穿褲子時,兩隻腳的感覺不太一樣 走路偏斜,走一走會軟腳 合併有大腳趾無力,無法上翹 脊椎內視鏡手術僅微創傷口 2天就可出院 曾威傑說明,過去面對脊椎手術,不少病患都害怕傷口大又復原慢的問題。然而,現行有脊椎內視鏡手術,可透過僅1公分的小傷口來執行微創手術,因此有傷口小、術中失血少、手術風險低等優點。適合治療許多脊椎疾病,如: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椎間管狹窄症等。 2位病患經醫師建議,接受脊椎內視鏡手術,術後傷口僅1公分且疼痛感輕微,在住院1至2天即出院返家,幫助他們擺脫困擾許久的疼痛。 曾威傑提醒,民眾在工作或日常生活時,若常需要搬重物、長時間久坐、肥胖、姿勢不良、甚至是糖尿病患者等,都容易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發生,應盡量注意避免。若出現相關症狀超過1週以上,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找出真正病因,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防疫又禦寒,營養師教你7步驟做「菠菜5色鹹湯圓」

防疫又禦寒,營養師教你7步驟做「菠菜5色鹹湯圓」#圖輯新聞

防疫蔬食好料理,冷冷的冬天裡,最適合在家煮上一鍋菠菜5色鹹湯圓,防疫又暖胃!   讓營養師教你以冬季當令食材菠菜,加上紅肉火龍果、薑黃等天然食材,與中藥材色素-青黛做為色素,加入糯米粉中,揉製成5種色彩繽紛的鹹湯圓,即可享用一頓鹹香又飽足的溫暖美味。 冬天就要吃菠菜!強化骨頭增免疫力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戴千慈表示,每年的秋冬季節是菠菜的盛產期,菠菜富含葉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K,除了有利骨頭強健外,更可使免疫細胞增強、增加抵抗力。 紅肉火龍果富含多酚類及花青素等植化素,具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有預防細胞衰老、抗凝血的功效;更可以當作天然染色劑,使食物顏色更繽紛。薑黃則含薑黃素,有非常強的抗發炎及抗氧化能力,進而提高免疫力。 菠菜5色鹹湯圓 食材︰ 1. 糯米粉300g、水220ml、菠菜50g、紅肉火龍果1/4顆、薑黃粉適量、青黛粉適量(此次使用未達藥效量,若對青黛有過敏者、脾胃虛寒、非實熱證者,慎服。若不確定自身是否適合服用中藥,應向中醫師諮詢專業建議)。 2. 內餡︰素肉末20g、乾香菇絲10g、毛豆末20g、五香粉適量 3. 湯頭︰菠菜100g、大白菜30g、紅蘿蔔絲30g、香菇絲10g、黑木耳絲10g、香油適量、醬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 1. 將菠菜洗淨切段煮熟及紅肉火龍果切小丁後,分別用調理機打成汁(若殘渣太大可過濾)。 2.糯米粉與水放入調理盆先混合成糯米糰,然後分成1大4小。 3. 分別取1小塊糯米糰用滾水煮到浮在水面上。 4.煮過的糯米糰與原來糯米糰揉搓在一起。 5. 4個小糯米糰分別加上適量菠菜汁、紅肉火龍果汁、薑黃粉及青黛粉搓揉,最後變成光滑不黏手,即可做成小湯圓。 註:若糯米糰太乾,可用手沾些許水搓揉調整;反之,太濕可再添加糯米粉。 6. 內餡:乾香菇泡軟後切末,再與素肉末、毛豆末加上五香粉及調味料拌勻。 7. 大糯米糰切成適當大小並包上內餡,即製成鹹湯圓。

便便有血絲!嬰幼兒常見牛奶蛋白過敏

便便有血絲!嬰幼兒常見牛奶蛋白過敏#圖輯新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花出生前檢查狀況都很好,出生後由媽媽純母乳哺餵。但很快媽媽的泌乳量漸漸不夠,還未滿月的小花就開始喝一般嬰兒配方奶。1週後媽媽幫小花換尿布時發現,大便裡竟然有鮮紅色的血絲!就醫時醫師了解小花進食狀況與症狀表現,發現小花臉頰上有一些濕疹,也詢問到媽媽自己有氣喘體質,診斷小花可能是對牛奶蛋白過敏。牛奶蛋白是嬰幼兒食物中最常見過敏原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賴馥蘋說明,根據統計,牛奶蛋白是嬰幼兒食物中最常見的過敏原,小於1歲的嬰兒更有2至3%對牛奶蛋白過敏。對於牛奶蛋白過敏的小寶寶,以母乳哺育者仍可持續哺餵母乳,但母親自己的飲食要避開乳製品;若以一般嬰兒配方奶哺育的寶寶,就會建議更換成高度水解配方奶,並觀察2至4週,若症狀緩解更能確定診斷。其他動物性配方奶如羊奶粉等,造成過敏的機會也很高。另外,雖然多數嬰兒牛奶蛋白過敏患者對豆奶的反應良好,但仍有10至14%過敏機會,且只建議在6個月大以上的嬰兒嘗試。都不是建議的方案。建議純母乳哺育至孩子4至6個月大賴馥蘋醫師表示,嬰兒牛奶蛋白過敏常以皮膚、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為主訴。皮膚症狀主要為蕁麻疹與異位性皮膚炎;呼吸道可能有像氣喘般的喘鳴聲;而腸胃道常見症狀,則包括頻繁的溢吐奶、嬰兒腸絞痛、食慾不振、腹瀉、便秘、糞便中帶血絲黏液等,甚至會導致缺鐵性貧血與生長遲滯。雖然這些症狀專一性不高,但若同時影響1個以上的器官,更要提高警覺。母乳含有最適合初生嬰兒成長所需的各種營養,是嬰幼兒哺育的首選。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足月產正常新生兒於出生後應盡速哺育母乳,並持續純哺育母乳至4至6個月大。不過,當無法持續哺育母乳時,就需慎選適合寶寶的嬰兒配方奶。配方奶、母奶媽媽飲食要慎選一般配方奶多以牛奶為基底,再調整或添加營養成分以符合正常嬰幼兒健康成長的需求。但賴馥蘋醫師表示,牛奶與母乳中的蛋白質組成成分有所差異,當這些牛奶蛋白質通過發育尚不健全的腸胃道時,容易誘發免疫反應,這便是造成牛奶蛋白過敏的主要元兇。即便是哺育母乳,母親飲食中若含有大量乳製品,這些過敏原還是有可能透過母乳傳遞給嬰兒,造成過敏。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的預後相當良好,隨著年紀增長,腸胃道的發展更臻成熟,約75%以上寶寶3歲後就不再對牛奶蛋白過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