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買玩具越多越好嗎?小心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有研究發現,玩具較少的孩子,不只身心更加健康,也更懂得運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更拉長了集中專注力玩玩具的時間;反之,玩具較多的孩子分散了注意力,玩具箱裝滿也可能會導致對物品的責任感減弱。
面試被問到結婚、懷孕計畫要怎麼回答?懷孕找工作,需要主動告知面試官嗎?女性求職者常見的困擾之一,就是遭遇懷孕歧視,本文整理相關問題及建議回答方式,讓求職者保障自身權益!
老了以後沒人照顧,該怎麼安排自己的後半呢?益群法律事務所合夥人謝青樺、上市公司法遵李秋藝、科技顧問公司合夥人林翰飛於《不擔憂的後半生》一書中,分享規劃財務的方法,包括如何正確投資、如何創造現金流以支應老後生活所需、如何妥善安排財產繼承⋯⋯等,幫助讀者聰明規畫自己的後半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肺腺癌屬於肺癌的一種,屬於非小細胞癌,不同於鱗狀細胞癌,肺腺癌較好發於女性,且腫瘤擴大較慢,症狀不明顯,診斷出來時往往已是晚期!一位58歲男性患者,因咳嗽帶有血絲,檢查出肺腺癌的同時也發現腦部腫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梁家郡表示,由於化療藥物難進入腦部,該患者接受一次性超高劑量的標靶光子刀治療後,腦部腫瘤消失,讓患者更安心持續治療肺腺癌。 但這位患...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許雅茹/整理報導)劉媽媽說:「健康服務中心一直打電話要我做乳房攝影檢查,聽說很痛一直不敢去檢查,邀請電話不斷,感覺不好意思再推拖了,只好去檢查。結果發現初期乳癌,治療後恢復良好,現在還能遊山玩水。所以不要聽說檢查會疼痛就拒絕乳房攝影檢查!每天約31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容笑英主任表示,乳癌為全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發生高峰在45-69歲之間,約為每十萬名...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許雅茹/整理報導)「我不希望我的兒子,在面對困難的醫療抉擇時,要承擔我現在看到家屬的壓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暨內科加護病房主治醫師陳易宏表示,在臨床時常遇到重症患者無法表達意願或事前未做好決定,以至於醫療決定的責任和壓力,都落在家屬身上。為了不讓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未來也面臨同樣的窘境,陳易宏與太太日前相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加護病房為預立醫療執行最前線陳易宏指出,隨...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你周末才會運動嗎?每次運動完你都全身痠痛?衛福部苗栗醫院復健治療師李曉惠提醒,這種運動痠痛可能是正常現象,或是肌肉拉傷的疼痛,若要減輕正常痠痛或避免肌肉拉傷,應在運動前做好拉筋等暖身動作。衛福部苗栗醫院復健治療師李曉惠表示,所謂運動後正常的痠痛即所謂延遲性肌肉痠痛,主因為運動後造成的微小受傷產生的不適感,而這些微小的傷,會讓身體長出更強大的肌纖維。假如姿勢不正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就醫學上來說,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就像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屬於無法治癒的慢性內分泌疾病。它的臨床表現有下列3項條件:1) 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表面呈現許多小型濾泡。2) 月經異常(少經或無經)。3) 血液中雄性激素上升。只要符合2個條件,就可稱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3項條件中,以第1項最常見,但是第3項卻是臨床症狀表現...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默克細胞癌」是一種罕見的侵略性皮膚癌,較黑色素瘤更為惡性、病程進展更快速。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謝燿宇醫師說明,默克細胞癌在台灣一年大約新增10-15位案例,他曾收治一名50歲的案例,先前在手肘摸到不明硬塊,覺得不對勁而至皮膚科就診,檢查後確診是默克細胞癌。因為發現的早,僅使用手術切除,目前控制良好,只需定期回診檢查,故謝燿宇醫師提醒病友,雖然默...
今年11歲的陳小弟,從8歲起就被醫師診斷有氣喘病況,平時並無規律回診就醫,都是等到氣喘發作才緊急就診,每當病情有改善且無不適症狀時,又不按時吃藥,因此一旦碰到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氣候劇烈變動等影響,便導致嚴重急性發作,常須住院接受治療,不僅影響學習與生活品質,也徒增自己和家人身心負擔。 每年5月第一個星期二為世界氣喘日,今年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
母親節將近,許多人利用假期選擇去醫美診所「改頭換面」,或是購買醫美療程當作孝敬媽媽的母親節禮物;許多醫美診所也趁機於網路推出各項醫療優惠活動吸引民眾。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民眾把關,加強淨化醫療廣告,統計自105年至108年4月,裁處違規醫療廣告案共347件,達2,353萬元罰鍰,其中網路醫療廣告佔280件(80.69%),計新臺幣1,718萬元罰鍰;電視醫療廣告佔20件(5.76%),計新臺幣323...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公佈2018年上班族壓力及紓壓方式資料顯示,上班族紓壓方式與年齡相關,年長者多用「運動」及「宗教活動」方式紓壓;而年輕上班族用「睡覺」及「玩電動或線上遊戲」方式紓壓比例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2018年回收匯整1,138份問卷,分析後發現,上班族在職場上感到壓力的事件前五名分別為-「業務」、「健康」、「時間」、「上司/主管」、...
國健署2018年公布其調查結果指出,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破4成5,平均每二人就約有一人處於肥胖狀態。肥胖是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健康議題,它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脂肪肝、癌症(乳癌、大腸癌、肝癌等)等。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 一般人容易誤以為,脂肪是造成肥胖的元兇。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表示...